PPP模式某海水淡化项目风险分配问题研究
【摘要】:PPP模式项目风险管理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风险分配又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工作,因此,就PPP模式项目而言,风险分配乃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项目来说,由于存在建设及运营的周期通常较长、资金投入通常较大的问题,而且,项目运营期间如果出现政府换届、市场波动,或者是城镇规划调整、原用的政策发生变动等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导致其中的风险分配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所以,作为风险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必须将对风险的分配贯穿到项目合同期的全过程中去,让PPP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包括公共部门(通常是政府)和私人部门(或者称为社会资本方),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自分担的风险进行管理,同时,在对方的风险管理问题上提供必要的协助,从而保证项目正常进行。城市化导致用水急剧增加,从而,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就日益凸显出来。作为满足城市尤其是沿海缺水城市用水需求的一个重要选项,海水淡化技术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对淡水短缺的沿海地区来说,海水淡化更是有着强大的需求空间。由于海水淡化项目同样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慢的特点,整个工程项目也面临着各方面的风险,所以采用PPP模式,一方面能够解决政府部门资金短缺的现状,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社会资本的活力。本文正是通过对采用PPP模式的海水淡化项目风险的识别,结合PPP模式的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分析了PPP模式项目风险的起因及其分配方法;其次,针对PPP模式海水淡化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目前PPP模式海水淡化项目风险分配的体系及分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结合青岛市PPP模式某海水淡化项目具体案例,分析项目的风险分配问题及其风险分配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PPP模式海水淡化项目风险分配的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以青岛市PPP模式某海水淡化项目为例,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大量的资料对有关PPP模式下可能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及归纳,进一步对PPP模式海水淡化项目进行系统的风险分配体系详细分析,同时通过对项目的风险分配进行相应专业分析,以此达到指导项目成功实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