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差分插补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插补精度是数控系统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数控系统的性能优劣和功能强弱。传统的数控技术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越来越不能适应数控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插补方法均以直线、圆弧为主要插补对象。虽有少量研究涉及非圆曲线的直接插补,但缺乏统一的算法。系统平台的实时性、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数控产品的性能,Linux操作系统是多任务系统,具有源代码开放、稳定性好、优秀的内存管理以及强大的网络功能等特性,能很好的满足开发数控系统的需求。当前市场上已有的数控系统大都是基于DOS或Windows/NT系统开发的。为此,基于Linux平台对二次曲线统一插补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
(1)综述了数控技术的发展概况,在研究基于DOS、Windows和Linux开发数控系统的技术路线的基础上,给出了嵌入式Linux数控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2)分析了实现Linux实时性的方法,重点介绍了RTAI的特征及实现原理,采用RTAI内核对Linux进行实时化改造,对Linux系统进行了适当的裁减,使之适合于嵌入式数控系统的要求;根据RTAI的编程机制和数控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嵌入式Linux差分插补数控软件的模块化设计方案。
(3)研究了传统逐点比较数控插补算法。成功开发了运用差分插补方法实现用统一的运算框图完成直线、圆弧、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直接插补数控系统。
(4)给出了一种面向差分插补数控系统平台的NC代码解释器。针对差分插补所需要的特殊数据格式,解释器完成NC代码词法和语法检查,计算曲线加工计数长度,并初始化差分插补代码参数,将标准NC代码格式转化为满足差分插补需要的数据结构和格式。
|
|
|
|
1 |
王彦利,李斌;实时Linux下数控系统多任务的结构与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03年03期 |
2 |
吕思伟,熊清平;实时Linux下数控系统的开发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2年02期 |
3 |
熊学文,熊清平,彭芳瑜;基于实时Linux系统下的数控滚轧机的软件结构和实现[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年04期 |
4 |
李建华,熊清平;基于实时Linux的数控滚轧机的研究和开发[J];机床与液压;2003年05期 |
5 |
常崇宇;A-B8600CNC——当代的先进计算机数控系统[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8年03期 |
6 |
;专利信息[J];机床电器;2006年02期 |
7 |
周永胜;;PC数控系统用于轧辊磨床及其控制系统[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9年03期 |
8 |
王令其,屈波;开放式结构的机床数控系统[J];机床与液压;2001年06期 |
9 |
毛仁国;冲压生产中的计算机数控和自动化[J];CMET.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1986年03期 |
10 |
汪木兰,陆红伟,严爱珍;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年09期 |
11 |
刘军;崔红;金元郁;;电火花机床计算机数控系统的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3期 |
12 |
;专利信息[J];机床电器;2007年02期 |
13 |
;TRU TEMP~ CNC面世[J];现代制造;2008年12期 |
14 |
赵霞;;基于PC机嵌入型开放式数控系统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9期 |
15 |
汪木兰,王令其;开放式数控系统实用平台的构造[J];机床与液压;2003年05期 |
16 |
高军礼,郑时雄,陈玮,邓则名;基于DSP的CNC的应用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年10期 |
17 |
孙长杰,赵庆志,李明学,周加红;S1-500型数控车床数控改造及电气控制设计原理[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年02期 |
18 |
郑君民;王振龙;赵万生;;基于实时Linux的模块化EDM数控系统设计[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7年02期 |
19 |
左健民;徐开芸;赵涛;林健;;基于软件硬化技术的数控系统插补器研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8年02期 |
20 |
肖苏华;李迪;赖乙宗;;一种嵌入式计算机数控系统(英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