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及低温处理对菠菜抽薹的影响
【摘要】:
菠菜(Spinacia oleralea L.)原产亚洲西部的伊朗(古称波斯国),有两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是最重要的绿叶蔬菜之一。菠菜耐寒性和适应性很强,生长期较短,一年内可多茬栽培,是春、秋、冬三季的重要绿叶蔬菜。可越冬栽培,是解决冬淡季蔬菜供应最主要蔬菜之一。菠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但菠菜不耐高温,易抽薹,抽薹后营养品质严重下降,影响其商品价值。国外耐抽薹菠菜品种价格普遍高,增加了国内菠菜的生产成本。因此研究影响菠菜的抽薹的因素,培育耐抽薹的品种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以三种具有不同抽薹特性的菠菜品种为试材,设置了3个不同的光周期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菠菜抽薹的影响及其抽薹过程中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此外还研究了在8℃低温处理不同的天数对菠菜抽薹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
1.不同光照时数对菠菜抽薹的影响:在长日照处理下三个具有不同抽薹特性的菠菜品种的抽薹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前,且长日照促进抽薹的作用在易抽薹的菠菜品种上比在耐抽薹菠菜品种上表现的更加明显,易抽薹菠菜品种在长日照处理下比短日照处理下提前抽薹10天,耐抽薹品种在短日照下没有抽薹。
2.不同光照时数处理下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下,不同抽薹特性的三个菠菜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脯氨酸的含量都是在抽薹前期含量最高,抽薹后迅速下降,硝酸还原酶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光照是通过改变菠菜中一些和抽薹有关的生理生化物质的含量与活性来控制菠菜抽薹的早晚。
3.低温春化处理萌动的菠菜种子,其生长点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在低温春化处理过程中,抽薹差异较大的两个菠菜品种其生长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POD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都是在处理的第10天达到最高峰。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低温处理过程中,耐抽薹菠菜品种生长点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易抽薹菠菜品种生长点的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变化和耐抽薹品种正好相反,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
4.低温春化处理对菠菜抽薹的影响:将萌动的菠菜种子进行低温春化处理,结果表明,春化时间越长,菠菜抽薹、开花越早,但到一定时间后,低温促进抽薹的作用变小。如果春化时间过长,会影响菠菜的生长,对抽薹就起不到促进作用。
5.光照长度和低温共同作用促进菠菜的抽薹,且这种作用在耐抽薹菠菜品种上表现的更加明显。
|
|
|
|
1 |
刘燕云,曹洪法;酸雨和SO_2作用下SOD酶活性与菠菜叶片损伤相关性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3年02期 |
2 |
吴勇,於新建,苏丽英,夏叔芳;菠菜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的调节[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1年02期 |
3 |
袁道强,梁丽琴,王振锋,扶庆权;菠菜叶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5年01期 |
4 |
梁峥;李维钧;;蔬菜的贮藏保鲜(二)[J];生命世界;1986年02期 |
5 |
黄九九;王炜军;叶锦泉;彭新湘;;菠菜叶片乙醇酸氧化酶的氧化甘油酸活性(英文)[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6年02期 |
6 |
张宁;王蒂;司怀军;;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分离和诱导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年05期 |
7 |
;美国开发出自身抗害虫菠菜[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8年05期 |
8 |
范玉贞;;菠菜抗寒性生理机制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9年11期 |
9 |
尹始娟;李方华;;酒泉菠菜杂交制种生产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03期 |
10 |
范玉贞;;冬、春季节菠菜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
11 |
李继耕,舒群芳,高文琴,耿玉轩;菠菜叶绿体DNA的分离与鉴定[J];遗传学报;1982年03期 |
12 |
林植芳;李双顺;林桂珠;郭俊彦;;丙二醛对菠菜叶片中光合羧化酶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9年11期 |
13 |
马晓龙;刘家忠;李淑英;;衰老菠菜叶生理特征的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年03期 |
14 |
赵建荣;秦改花;;不同氮形态配比对菠菜营养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年05期 |
15 |
葛林梅;毛金林;陈杭君;郜海燕;;不同薄膜处理对菠菜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9年03期 |
16 |
;生饲菠菜引起种蛋缺钙[J];甘肃畜牧兽医;1985年01期 |
17 |
张英鹏;林咸永;章永松;李刚;杨运娟;;不同氮素形态对菠菜生长及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年02期 |
18 |
柳娜;王蒂;司怀军;李东魁;刘海英;李有忠;;菠菜胆碱单加氧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重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西北农业学报;2007年06期 |
19 |
桂明珠;王承林;林金莲;王馥兰;;菠菜(Spinacia oleracea Mill.)营养器官内部结构的初步观察[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79年01期 |
20 |
吴勇,苏丽英,於新建,夏叔芳;菠菜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的纯化[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