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氮肥对水稻的生长效应及稻田养分的迁移转化特征
【摘要】:
为了阐明控释氮肥对水稻的生长效应和稻田土壤中养分的迁移转化特征,本文利用从国外引进的小型流化床包膜试验设备和特殊的包膜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成功制作出控释氮肥。采用静水释放、模拟淹水试验、盆栽试验和大田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经过田间测试和室内化学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控释氮肥的释放特征和对水稻的生长效应,以及稻田中养分在施用控释氮肥后的迁移转化情况,并与普通尿素进行了对比,了解控释氮肥的优越性,为进一步研究控释肥制作技术和肥效,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控释氮肥在静水中的养分累积释放曲线基本呈S型曲线:时段的释放曲线为抛物线型,开始时养分释放率增加较慢,养分释放率在50天时达到最高值,以后的释放率逐渐下降,到第80天时氮素养分累积释放率达到85%,达到了控制释放的要求。
2、模拟淹水试验证明,控释氮肥在淹水土壤中能够保持田面水和淋滤水平稳的酸碱度和电导率,及时供给水稻充足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淹水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并能提供适量的硝态氮。
3、控释氮肥的田间试验表明,控释氮肥处理的两个时期土壤三个层次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和迁移为水稻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使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平衡吸收各种养分,保证水稻高产稳产,因而明显优于普通氮肥处理。
4、施用控释氮肥后耕层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有效性均高于施用普通氮肥处理,耕层土壤中养分协调供应,满足水稻吸收利用,使整个耕层土壤维持最佳的肥力状况。因而施用控释氮肥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5、水稻生长期间叶绿素仪读数、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控释氮肥处理总是高于普通氮肥处理,有效改善了植株的生长状况,有利于个体的发育和群体结构的构建,从而影响了群体的发展质量与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6、施用控释氮肥的水稻植株养分含量与普通氮肥处理差异显著,都高于
控释氮肥对水稻的生长效应及稻田养分的迁移转化特征
普通氮肥处理,说明控释氮肥更有效地促进了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
高了养分的利用率。
7、施用控释氮肥对大田植株生物量影响与普通氮肥相比差异不显著,但
是控释氮肥有效地促进了籽粒产量,产量明显大于普通氮肥处理,并且与
其差异显著。施用控释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相同施氮量的条件下,
控释氮肥处理比普通氮肥处理增产17.7—34.6%,氮素利用率提高10.l一
29.7个百分点,在控释氮肥用量减半情况下比普通氮肥处理增产1.9巩
氮素利用率提高1.39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肥料当季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