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胁迫诱导蛋白的分离纯化及信号物质对其表达调控作用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以抗逆性强的鲁玉14号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幼苗、渗透胁迫的处理方式,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中产生的逆境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生化特性及诱导表达的机理。经过不同渗透胁迫处理的玉米幼苗根系,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进行可溶性蛋白质组分分析,发现并分离纯化了一个新的渗透胁迫诱导蛋白,然后对其分子特征和诱导表达机理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
1.胁迫诱导蛋白的发现 将未胁迫处理的材料以及1.0% NaCl和10%PEG胁迫处理的材料,用适当Tris缓冲液提取其全部的可溶性蛋白质,再用SDS-PAGE凝胶电泳进行分析,发现胁迫特异诱导产生几种新蛋白质,其中一种分子量为26.8KD,非常类似于已经报道的盐适应烟草细胞产生的渗调蛋白(Osmotin)。该蛋白可能为一种盐适应蛋白,在玉米幼苗抗盐胁迫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该蛋白存在于玉米幼苗根系中,以后简称ZmR26.8(26.8KD protein in Zea Mays root)蛋白。
2.纯化材料处理条件的确定 为了分离纯化出ZmR26.8蛋白,要求材料方便廉价,并尽量含有较多目标蛋白。用不同浓度NaCl、PEG处理玉米幼苗根系不同时间,进行电泳分析,发现先用1.0%NaCl处理72h,再用1.5%NaCl处理72h后,ZmR26.8蛋白的含量要高于一直用1.0% NaCl处理144h;也高于先用10%PEG处理72h,再用15%PEG处理72h的渐进胁迫,而且用NaCl处理的成本要低于PEG处理。所以,综合考虑纯化材料的最佳处理方法为先用1.0%NaCl处理72h,再用1.5%NaCl处理72h的渐进胁迫。
WP=7
3.样品的制备 将处理好的材料用液氮研磨,加入适宜Tris提取液(100mmol/L Tris-HCl,5mmol/L EDTA,1mmol/L PMSF,2%β-巯基乙醇,pH7.5),放在4℃下提取20分钟左右,然后4℃下5000 ╳g离心20分钟,去除沉淀取上清液。进行硫酸铵分级沉淀,适合的硫酸铵浓度为60%~90%。硫酸铵沉淀后,4℃下10 000 ╳g离心30分钟,取沉淀用层析缓冲液(50mmol/L乙酸,5mmol/L EDTA,1mmol/L PMSF,2%β-巯基乙醇,pH4.0)再溶解,用相同的缓冲液透析36h,期间更换3次缓冲液,使其体积大约为50ml左右。
4.层析分离 将以上蛋白质溶液过层析柱,先过CM-Sepharose Fast Flow 阳离子交换柱,并用0~0.5M NaCl进行洗脱,分别收集不同峰洗脱液,进行检测。将含有ZmR26.8蛋白洗脱液收集在一起,透析后浓缩至体积为2~3ml准备过分子筛,凝胶为SephacrylS-100 HR,分别收集不同蛋白质峰的流出液,检测各峰的蛋白质,即可得到电泳纯的ZmR26.8蛋白溶液。
5.特性分析 将分离纯化后的ZmR26.8蛋白进行特性分析,通过SDS-PAGE电泳、等电聚焦和热稳定性实验,对该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和热稳定性进行测定,该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分别为26.8KD和6.5,并为热稳定蛋白。
6. ZmR26.8蛋白诱导表达机理 在胁迫处理的同时,并添加ABA、ABA抑制剂、磷脂酶D(PLD)、磷脂酶C(PLC)的抑制剂新霉素硫酸盐、正丁醇以及Ca2+抑制剂EGTA、钙调蛋白(CaM)抑制剂盐酸三氟拉嗪(TFP)等抑制剂;以及外源施加水杨酸(SA)、KCl和K+通道抑制剂。用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ZmR26.8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信号物质ABA、PLD/PLC、Ca2+/CaM等对盐胁迫诱导ZmR26.8KD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参与盐胁迫信号的传递;SA和K+对ZmR26.8KD蛋白的表达可能没有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S513
|
|
|
|
1 |
韦朝领,袁家明;植物抗逆境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2 |
张平宇,王颖,卢青,李德森,赵素然,杜荣骞,卢萍;大米草盐胁迫蛋白的表达及cDNA文库的构建[J];草业学报;1998年04期 |
3 |
俞嘉宁,张林生,高俊凤,崔四平,魏建昆;三氟啦嗪(TFP)、ABA处理对小麦幼苗及悬浮培养细胞中诱导蛋白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1年05期 |
4 |
俞嘉宁,高俊凤,崔四平,魏建昆;Ca~(2+)对水分胁迫下小麦诱导蛋白产生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年01期 |
5 |
刘伟宏,刘飞虎,D.Schachtman;植物根部细胞钾离子转运机制及其分子基础[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6 |
王明香,聂俊华;钾素营养研究及钾胁迫下植物应激蛋白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7 |
贺志理;汤章城;;PEG胁迫下高粱根中66kD多肽的增多与K~+累积增强的关系[J];科学通报;1993年23期 |
8 |
周晓阳,张辉,夏新莉;渗透胁迫下群众杨根细胞中的K~+累积效应[J];林业科学研究;1999年04期 |
9 |
王颖,杜荣骞,赵素然;不同NaCl处理条件诱导盐胁迫蛋白的效果[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0 |
郑国琦,许兴,徐兆桢;耐盐分胁迫的生物学机理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
|
|
|
|
1 |
叶盛,汪东风,丁凌志,程玉祥;植物体内钙的存在形式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2 |
徐丽霞,裴轶琨,徐书法;园艺作物钙素功能[J];北方园艺;1999年03期 |
3 |
宁顺斌;钙离子可能参与放线菌素D诱导的玉米细胞凋亡(英文)[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4 |
汪斌,李维明;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5 |
白昌华,田世平;果树钙素营养研究[J];果树科学;1989年02期 |
6 |
毛远;原子吸收测定红枣矿质元素的预处理[J];果树科学;1992年04期 |
7 |
谢玉明,易干军,张秋明;钙在果树生理代谢中的作用[J];果树学报;2003年05期 |
8 |
张承林;果实品质与钙素营养[J];果树科学;1996年02期 |
9 |
孙德岭,安志信,闻凤英,吕玉平;萘乙酸对番茄钙素吸收运转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1999年01期 |
10 |
张承林,黄辉白;芒果果实钙吸收动态和果实发育的关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
|
|
|
|
1 |
傅秀云,崔光泉,林昶;冬小麦耐盐力与脯氨酸含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1988年02期 |
2 |
王萍,周天;在NaCl胁迫下羊草幼苗生理反应及外源钙的缓解效应[J];草地学报;1998年01期 |
3 |
於丙军,章文华,刘友良;NaCl对大麦幼苗根系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1997年04期 |
4 |
张士功,高吉寅,宋景芝,翁跃进;水杨酸和阿斯匹林对小麦幼苗生长过程中盐害的缓解作用[J];西北植物学报;1998年04期 |
5 |
俞嘉宁,高俊凤,崔四平,魏建昆;Ca~(2+)对水分胁迫下小麦诱导蛋白产生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年01期 |
6 |
李霞,李云荫,曹敏;水分胁迫对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叶片蛋白质影响的比较[J];华北农学报;1993年04期 |
7 |
何平,文 基,汪沛洪;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钝化蛋白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8 |
郑志富,金振华,周燮,夏凯,马诚;一种与核酸复合的脱落酸结合蛋白[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1998年01期 |
9 |
徐平,凌建群,李德葆,Paul.M.Hasegawa,RayA.Bressan;一种新的与渗调蛋白基因启动子结合的蛋白基因的分离[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1999年01期 |
10 |
贺志理;汤章城;;PEG胁迫下高粱根中66kD多肽的增多与K~+累积增强的关系[J];科学通报;1993年2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