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耐盐差异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摘要】: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盐碱地主要栽培作物。系统研究盐胁迫下小麦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可以从多方面揭示小麦耐盐机制,丰富小麦抗盐生理内容,为抗盐品种选择和盐碱地小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选用四个抗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德抗961(DK961)、山融三号(SR3)、济南17(JN17)和泰山9818(TS9818),利用室内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四个小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点。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1种子萌发与幼苗长势
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苗鲜重、根鲜重、根系活力、根数和含水量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抗盐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大于普通品种,其它指标的降低幅度都低于普通品种。可见,抗盐品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而且耐盐胁迫的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小麦的苗、根对不同盐浓度胁迫的响应程度不同。低盐胁迫对苗高的影响较大,而高盐胁迫对根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盐胁迫下根鲜重的降低幅度大于苗鲜重。
2渗透调节物质
盐胁迫下,不同抗盐性小麦幼苗的渗透调节能力存在差异。小麦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抗盐品种增加的幅度大于普通品种,其中TS9818脯氨酸积累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其它品种晚,说明普通品种对盐胁迫的反应速度慢。可见,抗盐品种积累了较多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来抵抗渗透胁迫,保持小麦幼苗较高水分含量,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
3小麦幼苗离子的积累与分布
随着盐浓度的增加,4个小麦品种苗和根中的Na~+、K~+、Cl~-含量增加,K~+/Na~+比值降低。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Na~+和Cl~-含量增加、K~+含量和K~+/Na~+比值降低。盐胁迫下,抗盐品种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K~+和较低Na~+、Cl~-含量,但其通过增加较少的Na~+、Cl~-含量和较多的K~+含量,即K~+/Na~+降低的幅度小于普通品种,来减少Na~+、Cl~-对小麦幼苗的离子胁迫效应。同一品种不同器官比较,根中具有较高的Na~+、Cl~-和较低的K~+含量及K~+/Na~+比值。
4抗氧化酶系统
盐胁迫下小麦幼苗中的MDA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TS9818增加迅速,而且增加的幅度大于DK961,说明TS9818细胞膜受到的损伤程度较大。
盐胁迫下,小麦幼苗不同抗氧化酶的反应存在差异。4个供试品种SOD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抗盐品种的POD活性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TS9818则表现为降低的趋势,JN17介于两者之间;DK961、SR3与JN17的APX活性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TS9818则表现为在低盐胁迫下有增强的趋势,而高盐胁迫下酶活性降低;4个品种的CAT活性在胁迫前期迅速上升,在7~9d达到最大,此后4品种的CAT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3~13d的盐胁迫过程中,胁迫前期小麦幼苗产生的活性氧主要靠SOD和APX清除,而后期主要靠POD清除。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抗盐品种的POD和CAT活性一直高于普通品种,可见,POD和CAT与抗盐性关系密切。
5激素
盐胁迫下,小麦植株ABA和苗中的ZR含量增加,而IAA与GA3水平降低,4品种根中的ZR含量变化较复杂。品种间比较可见,抗盐品种的ABA水平低于普通品种,而IAA和ZR水平高于普通品种,4品种GA3表达量对盐胁迫反应存在差异。可见,抗盐性强的小麦品种IAA和ZR合成量高于抗盐性弱的品种。4品种IAA/ABA、GA3/ABA比值随盐胁迫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下降,并且抗盐品种的IAA/ABA比值大于普通品种。ZR/ABA比值变化与品种、器官和盐胁迫浓度有关。由此可见,在高盐胁迫下,尽管4品种IAA、GA3含量下降,但抗盐性强的品种协调自身激素平衡的能力较强,能积累较多的IAA和较少的ABA,保持较高的IAA/ABA、GA3/ABA比值,这可能是抗盐性强的品种在盐胁迫下生长受抑制较小的重要原因。
6小麦植株离子的累积及分布
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供试品种植株中K~+、Na~+和Cl~-含量均有所增加,但K~+增加的幅度小于Na~+的增加幅度,因而K~+/Na~+呈明显下降趋势。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Na~+含量都以根中含量最多,把钠区隔在根部以减少向地上部的运输,即减少对地上部植株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土壤盐分胁迫下,小麦品种K~+、Na~+和Cl~-随生育进程在各器官的分配发生动态变化,拔节期的K~+/Na~+的动态为地上部根;开花期各器官K~+/Na~+依次为幼穗旗叶其它叶茎根;灌浆期K~+/Na~+依次籽粒旗叶其它叶茎根;说明生长旺盛的器官拒Na~+能力强于其它器官。不同品种的K~+、Na~+含量及K~+/Na~+不同,DK961每个时期的生长旺盛部位积累较少的Na~+、Cl?和较多的K~+,这可能就是抗盐品种耐盐的一个重要因素。
7小麦植株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升高,供试品种的株高、穗粒数等农艺性状均有所下降,但不同品种的下降程度不同。抗盐品种具有较高的单穗产量。盐胁迫下,不同品种的籽粒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对盐胁迫的反应存在差异。DK961在盐胁迫下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而支链淀粉降低,支/直降低,总淀粉含量降低;而JN17直链和支链淀粉都增加,但支/直和蛋白质含量降低。
|
|
|
|
1 |
赵翔;魏金凤;汪延良;王亚静;王西丽;张骁;;外源Ca~(2+)和NO缓解小麦幼苗盐害的生理机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2 |
宋玉伟;赵丽英;杨建伟;;盐胁迫下绿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
3 |
张润花;郭世荣;樊怀福;李娟;;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6年11期 |
4 |
张美萍;陕永杰;江玉珍;于光辉;陈国祥;;稀土微肥对盐胁迫下黄豆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J];稀土;2009年03期 |
5 |
刘爱荣;张远兵;叶梅荣;陈登科;;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大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6 |
吴强盛;柳威;翟华芬;叶贤锋;赵伦杰;;盐胁迫下AM真菌对枳实生苗生长和根系抗氧化酶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7 |
陈全战;张边江;周峰;周泉澄;华春;;钙对盐胁迫下油用向日葵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年02期 |
8 |
李汉美;朱祝军;;嫁接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的缓解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
9 |
陈健妙;郑青松;刘兆普;刘联;隆小华;;两种麻疯树苗对盐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J];生态学报;2010年04期 |
10 |
樊哲仁;王晓东;唐琳;;硅对盐胁迫下麻疯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年02期 |
11 |
姚春娜,裴新梧,孔英珍,崔凯荣,王亚馥,周文麟,倪建福;盐胁迫下小麦新品系89122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ABA含量变化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2 |
吕芝香,王正刚;盐胁迫下Ca~(2+)对小麦根无机离子分布和膜脂脂肪酸的影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3年04期 |
13 |
时丽冉;赵炳春;白丽荣;;地被菊抗盐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2期 |
14 |
史庆华,朱祝军,KhalidAl-aghabary,刘慧英,喻景权;等渗盐胁迫对番茄抗氧化酶和ATP酶及焦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年03期 |
15 |
肖强;陈娟;吴飞华;郑海雷;;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年10期 |
16 |
孙立荣;郝福顺;;一氧化氮与植物耐盐性[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年10期 |
17 |
时丽冉;;盐胁迫下蚕豆幼苗抗氧化酶动态变化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年03期 |
18 |
林庆斌;丁杨;王海波;张昭其;毛小云;乐学义;;盐胁迫下SOD模拟物对水稻幼苗生物量及SOD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9年05期 |
19 |
郭建华;李跃进;卢炜丽;;3种盐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年03期 |
20 |
杨少辉;季静;王罡;宋英今;;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