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菌的鉴定及大白菜品种抗病性研究
【摘要】:
白菜黑腐病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引起,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本研究论文从白菜黑腐病的采集分离研究开始,分别进行了白菜黑腐病的鉴定、白菜对黑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的探索、品种抗病性的鉴定以及白菜接种黑腐病菌后防御酶系的变化分析。所得结果概括如下:
1. 2005-2006年,从山东泰安、济南、烟台、威海等地采集白菜黑腐病病害标样25份,用平板划线法室内分离纯化获得黑腐病菌65株。经致病性测定,选出四个强致病力菌株H9、C2、E3、G2,分别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分子检测。四个菌株其生物学特性反应表现基本一致,16S-ITSrDNA序列分析表明供试病原菌与Genbank中的AE12540.1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的同源性是99.63%。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致病性反应,确认引起山东省白菜黑腐病的病原菌是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2.通过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浓度和接种苗龄等对白菜黑腐病苗期抗病性进行了测定,对其表现进行比较,筛选出一套适用于白菜苗期的快速准确的抗病性鉴定方法。白菜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采用3×108cfu/mL的病原菌悬浮液,在幼苗3~4片真叶期进行“喷雾法”接种,能较好地表现发病情况,接种后第七天表现典型症状,反映不同材料对黑腐病的抗病性差异。
3.通过37个大白菜品种对黑腐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未表现免疫反应,不同大白菜品种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高抗品种有改良83-24、德高1号和正旺达12,病情指数在30以下,占供试总品种的8.1%;中抗品种有夏阳、天正品优等,占总品种的56.8%;强春、四季王、胶白8号等表现感病,中感占27.0%;高感品种有橘红60、金秀、北京小杂56,病情指数都在70以上,占供试品种的8.1%。
4.在37份白菜材料中选取“抗病”、“感病”不同抗病性级别的材料6份,分别进行黑腐病病原菌的接种处理和未接种(喷蒸馏水)处理,并测定接种前后幼苗叶片内的SOD酶、POD酶、CAT酶、PPO酶和PAL酶等5种酶活性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
|
|
|
|
1 |
罗林钟;杨帆;;怎样防治萝卜黑腐病[J];四川农业科技;1987年06期 |
2 |
唐友林,周玉蝉,周永成;采后菠萝黑腐病的发生及防治[J];广西植保;1997年04期 |
3 |
邹翔;保护地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年06期 |
4 |
马永军;国学利;张亮;卢书萍;;绿菜花不同播种期抗黑腐病试验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06年02期 |
5 |
刘佳,冯兰香,蔡少华,方智远,孙培田;结球甘蓝对TuMV和黑腐病的抗性鉴定[J];植物保护;1988年06期 |
6 |
樊护民;阳谷县大白菜黑腐病发生与防治情况[J];植物保护;1989年04期 |
7 |
韦刚;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J];广西植保;1994年03期 |
8 |
谢宝泉;秋菜花黑腐病[J];农家参谋;1999年06期 |
9 |
郭景芬!110161);葡萄白腐病、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北京农业;2001年06期 |
10 |
龙勇;大白菜黑腐病的无公害防治[J];植物医生;2004年02期 |
11 |
薛金兰;;大白菜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03期 |
12 |
谢振伦;归树章;;茶菌核黑腐病在我省内陆茶区发生的调查研究[J];广东茶业;1983年04期 |
13 |
盛镜方,陈卫良,罗永良;十字花科蔬菜的黑腐病初探(简报)[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9年03期 |
14 |
;防治蔬菜黑腐病新方法[J];陕西农业科学;1990年06期 |
15 |
孙运达;;防治大白菜软腐病和黑腐病[J];农业知识;1994年07期 |
16 |
颜荣炎,徐文儒,苏祥坦;芥菜黑腐病软腐病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1999年12期 |
17 |
程伯瑛,武永慧,王翠仙,武峻新;惠丰甘蓝对黑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J];北方园艺;2002年06期 |
18 |
胡启山;;紫菜薹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08年05期 |
19 |
何永梅;;萝卜软腐病、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要点[J];蔬菜;2009年03期 |
20 |
易龙;肖崇刚;马冠华;;防治烟草根黑腐病拮抗芽孢菌株的筛选[J];植物病理学报;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