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制剂中葛根素的鉴别与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摘要】:
目的:为加强《中国药典》和部颁标准中的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建
立复方制剂中葛根素的定性定量方法,为葛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简便、可行
的分析方法;筛选葛根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的水提、醇提合理工
艺。
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以葛根素、葛根总黄酮为指标,采用紫外分
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提取物中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
对溶剂种类、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影响葛根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的
因素进行了考察,优化出较为理想的工艺参数。以葛根素为指标,对样品预处
理、展开系统、展开温度、湿度等影响复方制剂中葛根素分离的薄层色谱条件
进行了考察,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样品处理方法及薄层色谱条件。并分别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
结果:优选的水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煎煮3次,每次
2h。影响水提效果因素主要是提取次数、溶媒用量,其次是提取时间、浸泡时
间。优选的醇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12倍于药材量的乙醇,乙醇浓度为60%,
浸泡2.5h,提取3次。醇提取效果的主因素为:乙醇加入量和提取次数,其次
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浸泡时间。水提、醇提葛根素提取率分别为82.74%、
84.58%,总黄酮得率为85.59%、89.84%。
建立和优化的薄层定性方法,操作简便,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易
分辨,增强了色谱的分离度、重复性和可鉴别性,更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并
可用于部分制剂的薄层扫描测定。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
性好,可用于葛根及复方制剂葛根素的含量测定。筛选出的工艺可行、合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R286.0
|
|
|
|
1 |
贾元印,刘善新,袁梅玉;复方葛根针剂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1997年01期 |
2 |
班允东;孙毓庆;徐蕾奇;;薄层色谱溶剂系统的最优化方法—Ⅴ.0.618/均匀设计法[J];沈阳药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
3 |
朱秀媛,苏成业,李振华,岳天立,阎香珍,魏怀玲;葛根有效成分的代谢研究——Ⅲ.葛根素的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分析[J];药学学报;1979年06期 |
4 |
顾志平,陈碧珠,冯瑞芝,陈四保,仲耘,连文琰;中药葛根及其同属植物的资源利用和评价[J];药学学报;1996年05期 |
5 |
唐青华,王曙东,周昕;吸附澄清剂在中药药液澄清中的应用近况[J];中成药;1997年06期 |
6 |
贺立中;超滤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中成药;1997年09期 |
7 |
王宝琹,周富荣;中药标准化回顾[J];中成药;2000年01期 |
8 |
赵浩如,郜凤香;葛根总黄酮的提取方法研究[J];中成药;2000年11期 |
9 |
王昌利,薛红,罗宏锁;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中成药;1995年06期 |
10 |
仲英,唐文照,丁杏苞,左春旭,王菊,杨尚军;愈风宁心冲剂提取工艺研究[J];中成药;1999年04期 |
|
|
|
|
|
1 |
金昔陆,程桂芳,朱秀媛;葛根素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1年02期 |
2 |
苗慧;肖文彬;秦伯益;;异黄酮化合物的药理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9年06期 |
3 |
朱美文,于恩平,方之蓉;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植物的探索[J];化工进展;1987年01期 |
4 |
张文清,金鑫荣,杜晨捷,明建华;絮凝法在丹参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5 |
朱美文,于恩平,方之蓉;超临界CO_2萃取菜籽油的研究[J];化学工程;1986年05期 |
6 |
于恩平,朱美文,方之蓉,李焕文;关于超临界萃取过程中使用夹带剂的研究[J];化学工程;1989年04期 |
7 |
吕宝璋,高尔,单京瑞,陈征途;葛根素对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作用和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5年02期 |
8 |
王杏娣;;玻纤专用乳化剂HZ-01[J];今日科技;1990年05期 |
9 |
吴德邻,陈忠毅,黄向旭;中国葛属(Pueraria DC.)的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4年03期 |
10 |
张奠湘,陈忠毅;葛属(Pueraria DC.)的分支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5年01期 |
|
|
|
|
|
1 |
李云霞;薄层扫描法测定葛根药材中葛根素含量[J];中成药;2001年06期 |
2 |
阮建林,张雯洁,谷俊峰,杨宇;云南产葛根的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测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年03期 |
3 |
林万莲
,冯东;近十年葛根素研究的文献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9年09期 |
4 |
刘舒平,王静竹,刘春生,温国庆,刘艳辉;HPLC法测定葛根炮制品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1998年12期 |
5 |
王美东,李常行,孙钦美;葛根提取工艺的正交设计试验[J];齐鲁药事;2005年01期 |
6 |
钟平华,唐朝明;葛根素及其提取物的现代应用概况[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
7 |
雷根虎,杨沛,杨广德,贺浪冲;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0年05期 |
8 |
张蕾,朱蓉贞,潘扬,马国祥;不同品种及产地的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5年07期 |
9 |
杨林静,何可月;葛根的药理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0 |
钟平华;葛根素的现代应用概况(综述)[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