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平萎汤治疗脾虚湿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亦是一难治性脾胃疾病,如不及时正确的治疗部分患者易发生癌变。本病在中医药学文献中分载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内,1989年10月全国第五届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议上正式将该病定名为“胃痞”。本文着重提出了脾虚湿毒为患的病机认识,以六君平萎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通过深入学习中医文献并进行总结及临床观察研究,导师认为脾胃虚弱是导致CAG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湿浊毒邪是CAG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产物和再致病因素,提出了脾虚湿毒是CAG发生发展的病机规律,组成六君平萎汤为治疗主方。以临床门诊收治的4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以胃黏膜病理改变为准,参照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制定的疗效判断标准为准,以治疗前后病理作为比较,采用Ridit分析,得出了经六君平萎汤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从临床研究结果分析看出六君平萎汤具有增强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动力,改善胃黏膜微循环及保护作用,阻断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
|
|
|
|
1 |
徐恩迪;苏薇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分析[J];天津医药;1981年04期 |
2 |
鲍友邻;自拟健脾益胃汤治疗脾虚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1982年02期 |
3 |
潘启超,冼励坚,谢冰芬,潘伟光,何复英;维酶素临床前药理实验研究[J];广东医学;1986年03期 |
4 |
鲍广海,王庆学,杨世臣;平胃宁蜜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1988年08期 |
5 |
孟静岩;高金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近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6 |
;文摘[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2年04期 |
7 |
徐雅红;琴岱;姚金福;;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1993年05期 |
8 |
顾同进;;慢性胃炎与胃癌[J];家庭医药;2002年09期 |
9 |
江海涛,刘华一,马应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近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0 |
范一宏,乔樵,吕宾;清热和胃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02期 |
11 |
许宏吉;陈满咚;;增生平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5年11期 |
12 |
盛方斌;胡兴寿;;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诊断和治疗[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年04期 |
13 |
范杰华;齐志南;;抑萎胃复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08期 |
14 |
杜秋梅;;逍遥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7年01期 |
15 |
马燕;杨秀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施护[J];内蒙古中医药;2007年04期 |
16 |
汤世伟;叶云生;潘晔;;健胃和肠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年03期 |
17 |
郭长娥;马伟琳;;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07期 |
18 |
高树清;;益气养阴运胃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J];榆林科技;2009年02期 |
19 |
赵怀玉;任礼勤;;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并发慢性萎缩性胃炎一例报告[J];天津医药;1979年03期 |
20 |
肖澍荣;张锦坤;钱土玲;;慢性萎缩性胃炎5—7年追踪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198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