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乳宁霜透皮对乳腺增生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

李湘奇  
【摘要】: 目的:研讨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外治方法,探讨乳宁霜透皮干预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理气活血、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为基本治法,精选药物,合理组方,结合现代先进的制药技术,制成乳宁霜,采用经皮局部给药的治疗方法。通过离体鼠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宁霜主要成分的透皮率,验证乳宁霜的透皮吸收作用。实验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复制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同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和乳宁霜大、中、小剂量组,分别进行乳房局部给药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乳房外形、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性激素和乳腺组织形态改变,以及对乳腺组织VEGF、bFGF、PCNA、Bcl-2、bax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乳宁霜主要成分丁香酚的24h透皮率为17.29%,提示乳宁霜有良好的透皮吸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乳宁霜各剂量组均能抑制模型大鼠乳房肿大(P0.01);提高乳房微循环灌注量,乳宁霜大、中剂量组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苯氧胺软膏组无差异(P0.05);降低血粘度(P0.05或0.01),优于三苯氧胺软膏组(P0.01);降低血清E_2、PRL含量(P0.01),升高P的含量(P0.01);减轻乳腺组织的增生程度(P0.01),乳宁霜大剂量组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苯氧胺软膏组无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宁霜大、中、小剂量组均能降低ER、PR的表达(P0.01),减少VEGF的阳性表达(P0.01),降低PCNA的表达(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大、中剂量组还可以升高bax的表达(P0.05),降低BCL-2的表达(P0.01)。结论:乳宁霜经皮给药是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的方法。对乳腺增生大鼠的干预作用是通过改善乳房的微循环,增加血流灌注量;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调整内分泌,降低乳腺增生程度。并通过降低大鼠腺体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影响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抑制乳腺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来逆转乳腺增生,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乳腺增生病的外治理论和实验方法,为开发新药物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于忠兴,王岳祥;异烟肼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年04期
2 李平,台育秦,樊敬丽,段生玉;氮酮对双氯灭痛透皮吸收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年05期
3 梅传林,赵全虹,汪晓斌,曾云华,李志光;FZ-1防护霜的透皮吸收及其在振动性白指患者的应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5年05期
4 杨桦,詹贵成,易红,陈馥馨;黄连膏药透皮吸收的研究[J];中草药;1995年07期
5 王浩,侯惠民;离子导入对卡托普利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0年07期
6 宋爱莉;李湘奇;;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述略[J];中医药学刊;2006年04期
7 徐剑;张智豪;张永萍;;延胡索乙素贴剂处方研究[J];中南药学;2008年02期
8 王晶;王晓黎;欧伊益;郭俊生;;氢溴酸东莨菪碱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09年04期
9 张峰;杨媚;毛德香;;月桂氮酮对利多卡因喷雾剂中利多卡因透皮吸收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0年01期
10 张宁;徐艳明;祁永华;仁燕冬;;外用凝胶剂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0年01期
11 王勤;李华文;彭新生;;蛇床子素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能力的研究[J];中国药房;2010年27期
12 刘琳;张仲源;张宇雁;;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介绍[J];中国药业;2010年20期
13 董平;吴娟;沙先谊;方晓玲;;吡罗昔康外用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的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0年06期
14 李建民;高惠明;杨吉田;;不打针免口服的给药新剂型 透皮吸收控释缓释贴膜[J];食品与健康;2000年08期
15 袁榴华;吲哚美辛吸收性软膏的透皮吸收、稳定性和抗炎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6年05期
16 Ando HY;周全;;透皮吸收:预测体内最大透皮速率的新的物化模型[J];世界临床药物;1986年02期
17 刘志强;梁文权;焦健;叶鸣;王健;;硝酸甘油透皮给药系统的研制——Ⅰ.膜控释系统体外与在体释放性能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年03期
18 孙瑞元;吴金月;李弘;;透皮吸收软膏的进展——介绍新药炎痛息软膏[J];皖南医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19 崔东贤;李凤龙;金正日;金一;;氮酮促进消炎痛透皮吸收的探讨[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89年02期
20 罗世英,陈华萍;透皮吸收常用的几种实验动物[J];中国药业;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盛章;陈家亮;鲁刚;张晓龙;;具有病人特异性的脑动脉瘤非牛顿流体血流动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马宝胜;隋允康;;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动脉狭窄大小对血流动力特性的影响与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丽春;赵连三;唐红;刘丽;刘聪;雷秉钧;;温阳中药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蓝仲岳;杨涛;吴进泽;张圣恭;胡正扬;;术前长托宁对开颅病人血流动力学与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蓝仲岳;杨涛;吴进泽;张圣恭;胡正扬;;术前长托宁对开颅病人血流动力学与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天晓;孟艳莉;翟水亭;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陈红艳;杨志刚;罗燕;彭玉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雷诺现象患者手掌指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初步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旭盛;戚华兵;郑霁;余继超;颜洪;罗奇志;陶莉菊;黄贤慧;彭毅志;黄跃生;;一例特重烧伤伴多种并发症患者救治体会[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何凡;李晓阳;;血流动力学方程定解问题和数值模型的讨论[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赵光锋;张茂;;美国西部创伤学会关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处理指南[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湘奇;乳宁霜透皮对乳腺增生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朱科明;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后氧供需的变化[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3 刘万钱;人胚胎绒毛滋养层细胞在子宫脉管系统逆血流迁移的血流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杨鹰;内皮素-1对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在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程姝娟;Toll样受体4在内毒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炎症因子表达和左室功能不全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6 邱霖;分岔动脉血管介入治疗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张慧博;兔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半暗带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8 宫毅;血流动力学在兔腹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07年
9 徐伟建;参附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压力超负荷及乳鼠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10 程吉勇;单纯密网孔支架治疗兔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晔;血流动力学参数动态预测妊高征及妊高征血流动力学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2 蒋汉涛;急性大量饮酒对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力学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3 汪华君;茶多酚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李嵘娟;超声评价肾动脉狭窄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朱钧;脊柱手术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6 沈小鹏;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早期脏器血管通透性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栾岚;新型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8 杨智;犬胸腹主动脉瘤旷置术的血流动力学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9 赵智慧;不同麻醉药物对中重度OSAS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NO/ET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10 刘志刚;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余剑波;腹腔内压分级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白翔;水杨酸乙二醇在好及施贴片透皮吸收中的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白翔;水杨酸乙二醇在复方辣椒贴片透皮吸收研究[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孙晔;首个透皮吸收型支气管扩张剂在我国上市[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白翔;好及施治疗软组织挫伤的疗效分析[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白翔;水杨酸乙二醇在好及施贴片透皮吸收中的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郑翔;好及施:经皮给药新制剂[N];医药经济报;2005年
8 ;盐酸埃他卡林对麻醉正常血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妥洛特罗贴剂“阿米迪&Reg”开始上市[N];健康报;2007年
10 邵壮 郭颖 陈崇民;好及施治疗骨性关节炎[N];医药经济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