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饮片成分分析及炮制原理研究(Ⅰ)
【摘要】:
对莱菔子生、炒饮片按照中医用药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对比分析。利用气质联用法分析了供试饮片的气味、挥发油和脂肪油部位的组成。证实莱菔子生、炒饮片挥发性部位具有明显差异。在莱菔子气味中首次检出了5种含硫化合物。在莱菔子生品挥发油中检出了炒品中没有的2种异硫氰酸酯类成分。
在莱菔子非油性部位中发现了炮制前后发生明显量变的新化合物A209,建立了A209的含量测定方法,证实莱菔子中A209的含量与炮制程度呈负相关。利用胃排空、肠推进实验和抗肿瘤作用实验初步筛选了A209的药效。
对莱菔子炮制前后同一提取部位的高效液相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证实莱菔子炮制过程中可能存有“杀酶保苷”机制。
综合实验结果,探讨了莱菔子炮制前后内在成分变化与炮制机理的相关性。为莱菔子生熟异治和生升熟降的用药特色,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为揭示莱菔子炮制原理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为莱菔子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专属性方法的建立提供了一定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283
|
|
|
|
1 |
李文惠;黄维良;朱训富;胡昌江;刘龙成;谭世德;叶功伟;魏宏;;莱菔子不同炮制品对动物胃和小肠运动的影响[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
2 |
刘继林;钟荞;张世波;;莱菔子降气化痰的实验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
3 |
王君,孔彦,王辉;莱菔子对豚鼠离体回肠的动力作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4 |
张巍峨,邢福有,王永奇,梁文波,张学梅;莱菔子提取物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5 |
陈树鑫,林诚;重用莱菔子组方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1例[J];福建中医药;1999年06期 |
6 |
彭秋芬,雷小玲,肖月英,黄静,徐元珍;复方莱菔子散外敷防治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2年09期 |
7 |
季宇彬;武晓丹;邹翔;;硫代葡萄糖苷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8 |
殷润根;;外敷“莱枳散”治疗肠梗阻[J];江西中医药;1988年05期 |
9 |
邢建峰,封卫毅,侯家玉;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实验方法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0 |
王海滨,金静,傅凤先;生莱菔子临床应用举隅[J];四川中医;1999年02期 |
|
|
|
|
|
1 |
刘金平,张宏桂,吴广宣;东北刺人参根、茎脂肪酸成分对比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2 |
王玉敏,张宏桂,张甲生;狗枣猕猴桃茎挥发油的GC一MS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3 |
孟庆光;莱菔子何首乌熟地黄配伍不良反应一例[J];包头医学;1996年03期 |
4 |
李文惠;黄维良;朱训富;胡昌江;刘龙成;谭世德;叶功伟;魏宏;;莱菔子不同炮制品对动物胃和小肠运动的影响[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
5 |
刘继林;钟荞;张世波;;莱菔子降气化痰的实验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
6 |
王君,孔彦,王辉;莱菔子对豚鼠离体回肠的动力作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7 |
张巍峨,邢福有,王永奇,梁文波,张学梅;莱菔子提取物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8 |
刘丽,杨英华,王大宁,顾学成,余元祥;黑加仑籽油中脂肪酸成份的研究[J];分析化学;1993年03期 |
9 |
许益民,董立莎;蓝布正脂类成分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
10 |
李宏;莱菔子现代研究概况(综述)[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
|
|
|
|
1 |
潘藩;候淑琴;;莱菔子冲服治疗黄褐斑[A];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1997年 |
2 |
邢晓燕;回瑞华;侯冬岩;李学成;刘晓媛;;莱菔子中脂肪酸成分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3 |
张欣;孙承三;吕文海;;莱菔子饮片成分群的高效液相图谱对比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4 |
张欣;于峰;吕文海;;莱菔子生制品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
5 |
任涛;吕文海;;以硫代葡萄糖苷相对含量优选莱菔子炮制工艺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6 |
张素芹;刘娟;冉玫;;莱菔子中药材及其伪品菟丝子的蛋白电泳鉴别[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7 |
赵梓佑;;类风湿关节炎治验[A];2009上海·第三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理论与临床应用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
8 |
李铁男;李杨;李季委;;枳术菝葜饮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18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
9 |
沈绍功;韩学杰;;中医心病的辨证特色及其取效对策[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8年 |
10 |
许成豪;;朝医麻黄定喘汤验案[A];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