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概念的哲学解读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建构
【摘要】:新课程提出了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的理念,提出了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需要中小学老师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时代发展。图式理论引入地理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地理图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与学的工具,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图式的概念最初来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他从客观唯心主义的角度阐述认知活动,其理念强调的是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最近几十年,图式的概念又有了不断的新的发展,图式是对一个整体的抽象,侧重于许多事例要素间的联系,图式可以帮助人们简化现实,更重要的是,图式可以指导人们处理新的信息。图式会建立对未来信息的期待,帮助人们把外在刺激的若干细节与一个总体概念相联系,而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则会被过滤掉。地理图式就是自然界中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原理等地理知识,经过个体的加工、整理,在人脑中所形成的地理知识组块,即知识结构。这种结构是一种开放的结构,能够吸收和容纳各种与其互相关联的知识,通过联结又能进一步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这种结构有利于知识整理和建构,便于人们记忆和提取知识;这种结构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即把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这正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策略,它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地理学习的目的。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中流行的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实际上就是图式或命题网络的一种枝状或网状结构的表达形式,我们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统称为认知导图,认知导图强调知识和知识间联结关系的重要性。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以图式理论为指导,应用认知导图,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图式。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地理知识的图式建构流程:分析知识系统----寻找知识联系、找出逻辑关系---建构地理图式,并探索出了一种以培养学生地理图式为目的,以教师、地理图式、学生、学习内容和认知导图有机结合的地理图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