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精神观照幼儿教育:从意蕴到行动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人的生存与生命价值以及人的精神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幼儿教育领域更是如此。最近一两年颁布的一些幼儿教育文件,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在精神特质方面都深刻地反映和描述了幼儿教育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的变化与变革。其中,幼儿教育的精神特质引起了诸多学者与专家的青睐,尤其是幼儿的游戏精神。每每观察幼儿的言谈举止,行为样态,我们都会发现:幼儿身上所弥漫散发的自由、创造和体验的精神正是幼儿游戏精神的真正诠释与表达。这种游戏精神不仅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且影响着教师专业与教育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本文主要是针对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状况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讨,在具体分析游戏精神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的现象予以阐释与剖析,并从中挖掘游戏精神缺失的原因,提出回归与重建游戏精神的建议。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反映儿童生命成长状态的童年入手,分析了“童年是什么”与“童年为何存在”的问题。并从童年的认识中剖析儿童普遍的游戏精神,重点分析游戏精神的内涵以此阐述游戏精神对童年的价值。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游戏精神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该部分分别从儿童天性、文化与生活三个方面入手,阐释了各自与教育、游戏精神的关系,并从中认识到游戏精神对幼儿教育价值,具体体现为:游戏精神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一条顺应儿童天性的法则;游戏精神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一种观照童年文化的视角;游戏精神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一条回归童年生活的道路。
第三部分,重点对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进行了考察与反思。在游戏精神缺失的考察中,通过对幼儿教育典型案例的分析,从中发现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自由精神缺乏,创造精神匮乏和体验精神虚假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反思,发现导致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现代化”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的“科学化”。
第四部分,主要提出了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回归与重建的建议与对策,主要从幼儿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与教育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表现为:教育理念坚持“儿童中心”;教育目标着眼“本色、底色、亮色”;教育过程追求“互动、灵动、活动”;教育评价关注“广度、深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