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研究
【摘要】:政治是治国安邦之道,政治的稳定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健康发展。而要实现政治稳定,民主乃必经之路。人民当家作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1979年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会事务与管理事业的制度。我国农村的政治在全国政治这个整体中,处于最根本的地位,涉及到人群以及范围都是最大的。在我国农村实现政治民主化,就实现了基层民主。30年前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第一是经济方面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是政治方面的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村民自治是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是我国在农村领域引入的民主治理制度。推动村民自治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以及农村领域实现政治民主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十年来,村民自治的应用及发展,吸引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掀起了一番研究热潮。本文以村民自治为主线,对村民自治的理论、实践、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等方面做了系统详细的阐述。就村民自治的诸多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着重强调了在农村社会领域树立公民意识与自治精神,培育公民社会,让村民真正在实践中得到民主训练,让民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做出重要的贡献。
村民自治是在我国农村实行基层直接民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近年来,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伴随着整个农村改革的发展,经过积极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开拓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路子。回顾村民自治走过的历程,研究村民自治的现状,总结村民自治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