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的价值取向分析
【摘要】:中国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并委托共青团直接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1922年,中国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劳动童子团诞生,该组织被后来的研究者公认为少先队组织的前身。在革命年代,童子团对中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今天,少先队对团结教育广大少年儿童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是少先队教育的灵魂,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梳理相关文献,关于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形式、功能等皆有涉及,且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对少先队活动的价值取向却缺少系统的研究。价值取向影响主体的行动方向和内容,研究少先队活动的价值取向,不仅能触及少先队活动的核心问题——活动目的,还能进一步阐明少先队的组织属性和组织任务,彰显少先队活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将采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结合能够体现少先队活动价值取向的重要历史文本,对1922年以来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少先队活动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少先队活动价值取向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获得启示以指导今后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本研究首先对不同历史时期少先队组织所开展的具体活动进行了梳理。根据活动内容,并结合重要的文本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建国前,少先队活动以斗争取向为中心,人本取向尚处萌芽阶段;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斗争取向、社会服务取向、人本取向并存,以社会服务取向为重点;改革开放至今,社会服务取向继续存在,而人本取向的内涵不断扩充并成为了主流价值取向。从宏观视野分析,可以发现:少先队活动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发展变迁紧密联系,政治价值取向贯穿少先队活动发展的整个历程,从工具本位的价值取向走向教育本位的价值取向,从单一化的价值取向走向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从短效取向走向长效取向。通过上述研究,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即少先队活动应突出政治引领,促进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应结合社会现实,实现少年儿童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应关注核心素养,着力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服务;应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