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师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
【摘要】:
成就动机是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力求取得成功达到完善状态的心理倾向。成就动机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性动机,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成就动机是他们学业成就的基础。从默里提出成就需要以来,成就动机就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成就动机的理论丰富多彩,本文对有代表性的成就动机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述评。这些理论包括:麦克里兰的社会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成就动机理论、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驱力构成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塞利格曼、阿布拉姆森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余安邦和杨国枢的“个我—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提高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增加大学的在校生人数。
基于高考扩招、高校大学生人数猛增、研究生扩招、大学生考研热持续升温这一新形势的变化,本文对高师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探讨,并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激发高师学生的成就动机提出一些思考,以期对提高高师学生的成就动机有所裨益。
本研究以381名高师学生为被试,运用成就动机问卷,测量高师学生的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动机以及避免失败的动机。从文理科、性别、年级、热门与非热门专业、系科等角度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1)在成就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文理、是否考研、理科热门专业与非热门专业。
(2)在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性别与是否考研
(3)在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文理、年级、是否考研、理科热门专业与非热门专业。
关于.高师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
2、高师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中,经多元方差分析年级与文理、性别、
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但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激发高师学生的成就动机提出建议:
城乡
(1)
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培养其成就动机制定合适的成就目标。(2)注意男女差
异,开展成就动机训练。(3)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归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