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小说创作论
【摘要】:
王安忆是当代中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对其近三十年的小说创作,众多的研究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和批评,但是,因为王安忆多年小说创作的多产和多变,所以,对其小说创作的某一文本、某一时段或某一特点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小说创作的全程性和整体性研究则很不充分;而且,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一味求新和求异的倾向,理性的思辩遮蔽了心灵之光的烛照,减损了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本文试从王安忆多年的小说创作实际出发,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引用与其小说创作密切相关的理论,从其小说观念、小说的主题意蕴、语言特点和美学特征四个方面对其多年的小说创作进行全程性和整体性的梳理和概括、阐释和批评,并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核心创作哲学即中庸创作哲学。
王安忆在其多年的小说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而且比较成熟的小说观念。对于小说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小说创作与自我经验的关系、小说的真实性和虚构性、小说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她都有着比较成熟的见解和观念。她认为:小说创作对现实生活既有依赖性又有超越性,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和材料来构筑一个心灵和精神世界;小说创作对作者的自我经验同样具有依赖性和超越性两个方面,它是以自我经验为媒介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它也表现人类整体的普遍经验;小说创作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虚构性,虚构应以日常生活为依据并应具有逻辑推理性;小说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实为一体,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内容本身就包含着一种适合于它的特定的形式,小说的形式和内容具有特定性和唯一性。王安忆的上述小说观念表现出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密切联系,也具有一种调和折中的中庸主义哲学意味。
王安忆多年的小说创作具有丰富深厚的主题意蕴。本文概括出如下三个方面:对生存意义的不懈追问、对人生困境的凝眸审视和对女性生命的深切体认。王安忆在其多年的小说创作实践中不断地和她小说中的人物一起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并经常因这种追问而陷入迷茫和虚无的境地;同时她也积极主动地以建立信仰、建设关系等手段和策略来消解和对抗其迷茫和虚无,并最终发现了一种处于高远和低俗之间的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平民精神,既渡己也渡人。王安忆在其小说创作中对当代人的生存困境也有着深刻的体察和洞悉,她揭示了当下社会现实中人生的种种困境:个人主体与社会结构的冲突与碰撞、个人主体与社会整体的矛盾与对立以及时代现实对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