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贫血病毒VP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纯化以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摘要】:
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 CAV)是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CIA )的病原。CAV基因组共含有三个开放读码框,分别编码VP1(51.6KD), VP2(24.0KD)和VP3(13.6KD)三种蛋白。其中VP1蛋白是CAV的唯一衣壳蛋白,而VP2是VP1的辅助蛋白,能帮助VP1形成正确的构象,二者相互协调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作用。VP3,也称调亡素,能引起细胞凋亡,与CAV的致病性有关。
本课题第一部分在获得CAV全基因组的基础上,首先根据Genbank中CAV哈尔滨分离株基因组序列,设计出针对CAV VP1全长的引物和CAV VP1小片段(608bp)的引物,利用PCR方法从实验室前期构建好并测序正确的pUC18-CAV质粒中扩增出VP1基因全长和VP1小片段(608bp),各自双酶切后将全长和小片段基因按照正确的读码框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8a(+)、pET41a(+)和pET32a(+)上,得到含VP1基因全长的pET28a(+)重组子和含VP1小片段的pET28a(+)、pET41a(+)和pET32a(+)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并对经抗生素初步筛选的重组子进行双酶切鉴定和序列鉴定。将双酶切鉴定正确并且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VP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DE3),28-37℃、1mM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后发现含VP1基因全长和VP1小片段的pET28a(+)、pET41a(+)重组子诱导菌无明显融合蛋白表达,而含VP1基因小片段的pET32a(+)重组子诱导菌有分子量约42kDa的融合蛋白表达,与预期分子量大小一致,并且表达蛋白大部分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利用目的蛋白的多聚组氨酸尾巴进行镊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与His单抗能够结合。纯化出的蛋白经PBS透析后浓缩,进行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切胶。将切下含目的蛋白的胶用PBS溶解研成匀浆后液氮冻融三次,与佐剂乳化制备抗原免疫动物,以收获抗血清,并利用得到的抗血清进行梯度稀释作为一抗做蛋白质印迹。利用经1:200比例稀释的抗血清作为一抗做的蛋白质印迹的结果显示,在PVDF膜上特异性的显示出了分子量约为42KD的蛋白条带。
综上所述,重组质粒pET32a(+)-VP1’(608bp)能够成功地在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DE3)中表达出目的蛋白,而其它构建的重组子未见明显表达。所获得的重组质粒pET32a(+)-VP1’表达的融合蛋白与预期大小相同。利用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蛋白制备抗原,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
通过本课题第一部分的实验,为后续制备单克隆抗体进而更精确的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提供了良好的抗原来源,也为研究VP1与其他CAV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另外,本课题的第二部分着重研究了鸡贫血病毒间的同源重组。CAV的遗传变异性是极其有限的,同源重组是CAV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研究清楚CAV间是否存在着同源重组、同源重组在CAV进化上有什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Genbank中挑选了来自世界各地分离出的CAV全基因组序列共31个,对它们进行系统发生的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并使用SimPlot软件推断出疑似的重组序列,然后用bootscaning的方法来确定这些序列中是否真的存在同源重组。经过上述研究我们首次发现了CAV的一个新的基因型,并且找到了序列AF999018可能的亲本序列DQ124936和DQ141672。这意味着同源重组在CAV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上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
|
|
1 |
张刚,何成强,安利国,李云龙;鸡贫血病毒(CAV)vp1基因的克隆及与其他CAV vp1基因的比较(英文)[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
2 |
齐欣;杨兵;赵玉军;;鸡贫血病毒VP3基因的原核克隆表达[J];饲料工业;2006年09期 |
3 |
陈奖励,周方红,辛九庆,杨雨辉,陈红岩,刘滨东,卢景良,章金钢,殷震;鸡贫血病毒DNA的PCR扩增及其分子克隆[J];中国兽医学报;1997年05期 |
4 |
何成强,丁乃峥,李景鹏,李云龙;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克隆、测序和比较[J];病毒学报;2003年02期 |
5 |
何成强,丁乃峥,李景鹏,李云龙;鸡贫血病毒哈尔滨分离株全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2年04期 |
6 |
张刚,李云龙;鸡贫血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1期 |
7 |
何成强,丁乃峥,李景鹏,李云龙;鸡贫血病毒哈尔滨分离株VP2基因克隆 测序和比较[J];中国兽医杂志;2002年11期 |
8 |
齐欣;杨兵;赵玉军;;鸡贫血病毒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现代畜牧兽医;2006年05期 |
9 |
宋秀龙,陈奖励,辛九庆,周方红,杨雨辉,章金刚;鸡贫血病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年03期 |
10 |
刘岳龙,崔治中,秦爱建,金文杰,孙春根;鸡贫血病毒全基因组点突变体的体外构建及其在宿主细胞MSB1的转染研究[J];病毒学报;2001年02期 |
11 |
陈奖励,辛九庆,周方红,马云燕,章金刚,宋秀龙;鸡贫血病毒国内分离株的酶切图谱多态性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1999年06期 |
12 |
黄建芳,张知良,赵宝华,胡清海,肖庆利,张志芳,何家禄;鸡贫血病毒VP1和VP2蛋白在家蚕中的联合表达[J];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03期 |
13 |
肖庆利,张志芳,何家禄;鸡贫血病毒VP1和VP2蛋白在家蚕中的联合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
14 |
李殿申;崔玉海;;来源于鸡贫血病毒的凋亡素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S1期 |
15 |
丁乃峥,何成强,李云龙,李景鹏;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比较[J];中国兽医学报;2003年02期 |
16 |
黄冬艳;杨兵;齐欣;陈小玲;徐福洲;;鸡贫血病毒VP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华北农学报;2006年05期 |
17 |
刘德纯;王健生;王作仁;段小艺;陈武科;杨广笑;;鸡贫血病毒Apoptin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
18 |
孙芬芬;高玉龙;高宏雷;祁小乐;潘伟;王笑梅;;鸡贫血病毒VP1、VP2和VP3基因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及其自激活活性的鉴定[J];中国兽医科学;2010年02期 |
19 |
吴艳红;陈建龙;李丛丛;何成强;李云龙;;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VP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J];动物医学进展;2007年01期 |
20 |
李秀梅;江丽萍;郭立力;李颖;朱雅宁;石瑜;杨爱华;陈荣荣;;鸡贫血病毒全长基因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