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工作倦怠感的研究
【摘要】:
近日一份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题为《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调查报告表明: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群体中,竟有54. 9 %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位居各类职业之首。
本研究通过对交通系统264名公务员的调查研究,修订了适用于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倦怠感量表、工作倦怠源量表和工作倦怠后果量表,并进行了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的现状和相关研究。本研究发现,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倦怠有着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情感冷漠,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没有信念的支撑,感到生活极其空虚和无聊,又没有办法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感到异常的压抑,又无法摆脱自己内心的压抑。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工作效率降低,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缺少职业效能感,成功的体验甚少,对领导、对他人有极强的依赖性,不敢去竞争。工作倦怠者表面上看是安稳的,实际上缺乏进取精神,没有成就感,缺乏创造欲望,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对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工作倦怠源的研究发现,导致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工作倦怠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工作负荷、工作环境、工作家庭、社会支持、职业应激五个维度。
本研究结论如下:
1.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工作倦怠感量表有较好的鉴别度和信效度,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工作倦怠源量表和工作倦怠后果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
2.男女公务员在情绪耗竭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的情绪耗竭感明显高于男性;不同婚姻状况的公务员在情绪耗竭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成就感降低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离异公务员的倦怠感显著高于已婚和未婚的公务员;但是已婚与未婚的公务员的工作倦怠感并无显著性差异;另外,职务和文化程度也影响着工作倦怠感。
3.本研究采用“逐步进入”式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工作倦怠源对工作倦怠后果的预测性。以情绪耗竭为因变量,被选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两个:依次是工作环境、工作负荷,两个预测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274,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67:其中工作环境最具有预测力,其单独解释量为.053.。以成就感降低为因变量,只有社会支持被选入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168,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4%。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28,调整R系数为.024 ,标准化回归系数为.168,经检验高于显著性水平。
4.经过“逐步进入”式回归分析发现,情绪耗竭可以显著的预测心理和生理的后果;同时情绪耗竭、成就感降低可以共同预测行为的后果。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630.3
|
|
|
|
1 |
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
2 |
李志;胡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特点及相关对策研究[J];重庆行政;2005年06期 |
3 |
张向葵,张林,盖笑松,张树东,郭娟;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现状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4期 |
4 |
李儒林,张进辅;工作满意与工作绩效关系述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5 |
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
6 |
黄训美;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
7 |
陈朝宗;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J];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
8 |
崔会玲,杨俊峰;公务员心理困境:一个急待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9 |
王玲,唐红波,郑雪;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广州、澳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
10 |
曾明,秦璐;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
|
|
|
|
|
1 |
李怀玉;;警察工作倦怠感研究[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
|
|
|
|
1 |
赵国祥;李怀玉;;警察工作倦怠感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