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校女生篮球学习动机的研究
【摘要】:
我国运动心理学不仅侧重于竞技运动中人的心理规律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地开展到与运动相关的其它各个领域。篮球是各高校中的主要授课项目,是团体性很强的一项运动,在山东省各学校开展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女生的整体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本文作者通过篮球学习动机的视角来研究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对策。因此,本研究对于提高女生篮球课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普及篮球运动有重要意义。
作者从山东省高校中随机抽取样本,并确保样本含量的随机性与多样性,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山东省普通高校中女子从事篮球运动动机的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与对策。本研究对如何将研究女子运动规律与篮球运动专门性相结合寻找契点,对我省高校女子今后篮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借鉴现有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发放问卷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方法,就目前山东省高校女生从事篮球学习的动机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
1、山东省高校女生与男生的篮球学习动机在长高、保持体形、体育达标、交往交际、自我显示存在明显差异。
2、山东省城乡之间的高校女生对篮球学习动机在锻炼身体、保持体形、体育达标、自我显示存在明显差异。
3、山东省不同年级之间的高校女生对篮球学习动机在长高、保持体形、体育达标、成就自我、交往交际、自我显示存在明显差异
4、山东省不同系别的高校女生对篮球学习动机在保持体形、学习技能、体育达标、自我显示存在明显差异
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因素方面:女生所特有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与篮球所要求的高速度、高弹跳、高力量对抗有一定差距,进入大学后,女生生理发展已趋稳定,了解女生特有的生理情况对于改变教学手段,使篮球适应女生这一群体有重要意义。
2、心理因素方面:进入高校后,女生心理发生明显变化,由原来束缚的高中生活进入自主自由的大学的这一转变对女生心理的影响特别巨大,对于女生的胆小、怕羞、怯懦,怕完不成动作而影响形象等各种不良心理,作为授课教师来讲,应了解改变这些错误观念,以期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3、社会因素方面:女生对于社会角色的认定主要来自于初级(家庭)、次级(学校)、高级(社会角色认定)这些途径,通过研究女生对社会化影响下的行为对于解释女生篮球动机则有了一定的社会学理论依据。
解决目前这种现状的对策:
1、使女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篮球的目标
2、注重篮球理论教育以适时激发女生篮球活动动机
3、采用多种符合女生兴趣的篮球教学手段
4、激发和提高女大学生的表现欲
5、配合教学计划,适当开展各类女子篮球比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841
|
|
|
|
1 |
郑道海;浅谈训练中的运动动机[J];安徽体育科技;1995年03期 |
2 |
钱家华,季浏;运动活动中的自我表现动机[J];安徽体育科技;1995年04期 |
3 |
张慧春;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需求的调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
4 |
尹章豹,李可可,任敏,黄江林,严五四;不同年龄性别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S1期 |
5 |
牛伟;谈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转变[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S1期 |
6 |
张智新;北京市高校篮球运动发展与提高的对策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S2期 |
7 |
Richard M.Ryan,Robert J.Vallerand,Edward L.Deci,张力为,马启伟;体育运动中的内部动机——认知评价理论的解释[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8 |
毛志雄,张力为;锻炼动机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9 |
胡红,李少丹;大学生学习体育动机的调查与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0 |
王爱丹,董晓春;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与高校体育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
|
|
|
|
1 |
荣敦国,刘一民;运动训练中几个重要心理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
2 |
刘玉林;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
3 |
毛志雄,张力为;锻炼动机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4 |
易淑梅,郑吾真;培养大学生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5 |
胡红,李少丹;大学生学习体育动机的调查与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6 |
罗达勇;关于大学生生活习惯现状与健康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7 |
刘小莲,纪新智,沈贤,赵世飞,姜元魁;高校作为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基地的可行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8 |
方媛,季浏;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9 |
江宇,吴翌晖;江苏省妇女体育锻炼动机、坚持性和参与程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
10 |
王捍东;试论学校在发展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