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摘要】: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总趋势,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大环境跨越式高速发展中,作为其核心的软件产业,其技术与产品正在并将受到一次又一次革命性的影响。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决定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将促进全行业提高产品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软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日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现阶段中国软件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大差距,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印度软件业的崛起,更突显出中国软件业发展的停滞和低迷。对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寻求一条合理的软件业发展路径,同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从而保证中国软件业发展趋于合理有序,不断提高软件业在全球软件市场份额。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势有政府支持为软件产业提供了发展契机,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为我国软件产业提供了广阔前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有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创新能力较弱,软件技术人才短缺,尤其是软件高端人才,软件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尚待完善。在构成软件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政府行为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我国历届政府十分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不仅在很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而且出台了很多法令去扶持和规范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国对于软件产业的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却比较落后,很多研究仅仅停留在软件产业的某个方面或者是做表面文章,对于软件产业系统深入的研究还很不够。相反,国外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有针对性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不仅从经典经济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软件产业的规模经济等问题,还从产业组织理论方面系统研究了软件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等问题。本文基于这些文献资料,从网络效应的角度应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了软件产业的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运用战略管理和有关经济、管理的理论、分析方法和工具,建立在对主要大中型软件企业的重点调查的基础上对软件企业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论文运用实证分析、理论分析,以及举例和对比分析方法,结合图表分析说明,对软件产业集群的产业特点、集群成长性和竞争力、所具有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了软件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软件产业集群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印度及国内北京、大连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力措施,通过对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成功案例的分析,针对杭州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杭州高新区政府应从人才、技术、平台、扶持、市场等方面,进一步扶持、引导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拓展软件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强包括软硬件设施在内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集群支撑功能;坚持大公司战略,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重视和培育软件市场。以对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制定软件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软件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分析软件产业概况及发展趋势、国外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
第二部分:对当前我国软件产业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对软件产业政策制定状况、软件产业政策实施状况、软件产业政策的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在对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软件产业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软件产业政策体系建议:主要对软件产业政策制定、实施提出几点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