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对语感培养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高级心理过程,任何学习都有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外显学习是指通过显性手段,经有意识的努力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的、不易觉察的、对复杂规律敏感的学习。
语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直是语言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语感是人基于他的直觉语言知识、既成观念和感情倾向对于言语对象的整体直觉。尽管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和语感的心理表征方式至今仍未能得到较为全面透彻的解释。借助于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外显和内隐学习理论,此文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以求对语感现象,对语感的形成、培养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先前对于内隐学习机制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语感的形成是一个内隐的过程。语感的直觉性,整体性和内隐学习的自动性与无意识性等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在此基础之上,本论文报告了对国内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所作的实证性研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探讨了外显学习和语感培养的相关性。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语感的形成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内隐的过程,而语感的培养与外显学习的相关性问题被忽视,本论文力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语感的培养和提高有新的灵感和认识。其次,鉴于语感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模糊性以及语感的内涵特征,基于以往对语感的量化方法,本论文首次以口试的形式来测试语感。
论文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文献综述。本章介绍了认知心理学领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这对概念以及语感的起源和发展,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在论述以往研究的贡献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课题。
第二章概述了相关的理论。首先阐述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定义和特征,论述了在二语习得领域二者的理论基础,鉴于本文将以外显语法教学代表外显学习,还介绍了外显和内隐语法教学的概念和内涵。其后阐述了语感的定义,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探讨外显学习和语感培养的关联性,本文作者取得了60名鲁东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在二年级时的的语法测试成绩,并于第三章设计了语感测试卷,以口语测试的形式对以上学生进行了考查,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另以定性法讨论了测试数据。结果显示,学生的语感水平和语法成绩呈强的正相关;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的在语感水平和语法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论文第四章进一步阐释了调查结果,得出启示并对外显学习和语感培养的关联性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分析总结了内隐学习和语感培养的关联性,外显语法教学对语感培养有正面积极地影响,虽然语法本身不直接反映语感能力。而实际上,外显语法教学属于典型的外显学习机制表现形式。尽管语感的形成培养需要自动、无需意识努力的内隐机制的作用,外显学习和语感培养也有着间接关系。即语感的培养并不仅仅依靠内隐认知,外显学习机制对于语感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外显学习机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条件启动内隐学习机制来实现此功效:其一是有意识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语法等有关语言规律的介绍和点拨;其二是不同教学方法的采用,丰富学习环境的创设,例如整体语言教学。另外论文还探讨了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在语感培养和提高过程中的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从而对今后的语感教学提供了方向。
本论文希望通过对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对语感培养的关联性研究为语感的培养提供新的视野、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开展语言教学。但在这个领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完善对语感水平测量的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