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组培快繁和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ACA的构建
【摘要】: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为樟科樟属的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世界上温暖湿润的地区。它四季常绿,树态美观,材质优良,是一种集观赏、材用、药用及工业原料等于一身的珍贵树种。香樟常规的繁殖方式是用种子繁殖,变异大、后代植株整齐度低;同时,香樟不耐寒,对干旱和盐碱的抗性也低,而优良抗逆株系由于采用种子繁殖,使优良性状在后代中产生分化。为此,本项研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香樟的快繁体系和再生体系,使优良株系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得到遗传,从而扩大其种植的适宜范围,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为以后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
尾穗苋凝集素(Amaranthus Caudatus Agglutinin, ACA)是Rahbe等从尾穗苋的种子中提取出的属苋菜凝集素家族的一种贮藏蛋白,对蚜虫及其他同翅目害虫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质粒pGEM-ACA含有ACA基因,如果将ACA基因导入植物将提高植物的抗虫性。为此开展了AC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的研究工作,为植物抗虫基因遗传育种提供载体。
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香樟种子组培方法的优化。找到了适合去壳香樟种子的最佳消毒方法:75%酒精浸泡45秒钟,无菌水冲洗5遍,0.1%升汞浸泡5分钟,以及无菌水冲洗5遍;发现MS培养基是适合香樟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使用此培养基发芽率可高达99%,且试管苗健壮。
2.建立了香樟的快繁体系。香樟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4.0 mg/L +NAAO.5 mg/L;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2.0 mg/L +NAAO.5 mg/L;连体4株芽苗的接种方式最佳,丛芽形成率100%,增值系数为8.5。
3.建立了香樟的再生体系。香樟上嫩叶片为建立香樟再生体系的最佳外植体,诱导愈伤及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5.0 mg/L +NAA1.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1.0 mg/L +NAA0.5 mg/L,生根率可达93%。选取健壮幼苗移栽,并经驯化炼苗15-20天后,大田成活率可达85%以上。
4.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从质粒pGEM-ACA上亚克隆了ACA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ACA,该载体含有"CaMV 35S启动子-ACA基因-终止子”表达单元及一个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NPTⅡ筛选基因。通过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符合设计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792.23
|
|
|
|
1 |
辛培刚,杨兰芝,王厚臣,刘文海;无籽西瓜组织培养繁殖试验简报[J];山东农业科学;1985年03期 |
2 |
李素翠,聂延富;2,4-D诱导固氮螺菌在玉米根部结瘤及固氮效果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
3 |
赵志文,崔德才;生物技术在三叶草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4 |
王秀丽,杨煜,徐平丽,李爱琴,单雷;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
5 |
王玉珍,刘香玲,罗景兰;大叶饲料型刺槐组培技术体系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6 |
张元国;伦君;王振华;张立全;李芳;;芦笋雄性系两性株调查及镜检技术初步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
7 |
王鹏;赵强;刘蕾;;植物源抗虫基因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8 |
魏国芹;戴洪义;孙玉刚;梁美霞;安淼;;榅桲离体培养繁殖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
9 |
张颖;王猛;柴娜;;杨树叶片离体再生系统的构建[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
10 |
马兆兰;杨丰波;单晶晶;张吉立;;不同肥料配方对银杏叶片叶绿素及含水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