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研究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是实施生存教育的重要阶段。良好的生存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各种生存体验,但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而言,受自然环境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生存教育的实施还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小学生的生存意识与能力令人担忧,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展开研究。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生存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四所农村小学的学生、教师、家长进行了调查,了解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的实施现状,针对农村小学生存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探讨解决策略。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并对生存教育内容进行界定。理论基础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生存实践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方面进行论述;生存教育内容从个体及社会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其中个体生存教育主要从自理能力、身体素质、生命价值、安全、心理健康五方面进行论述;社会生存教育内容主要从人际交往、生态环境、法制、集体主义四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分析农村小学生存教育实施现状。具体从调查目的与对象、调查设计、调查实施、调查结果四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分析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学生层面、学校层面、家校层面、家校合作层面、社会层面对农村小学生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分析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具体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家校合作、社会五个方面对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提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存教育问题的实施建议。实施建议从贯彻以人为本的生存教育理念;改革学校生存教育;加强家庭生存教育;利用家校合作,优化生存教育;社会保障实施生存教育五方面进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