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Non-english Majors' Pragmatic Fail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摘要】:
跨文化语用失误已成为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语用失误一词来源于J.Thomas(1983)的文章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她认为语用失误是由于未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而引起的。G.Leech(1983)认为,“一个社团的交际常规迁移到另一个社团就会发生语用失误”。换句话说,语用失误是指由于未能意识到各种语用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与语法错误不同的是,语用失误可能被听者误认为是非英语本族语者故意的不礼貌,不友好,甚至是粗鲁。
纵观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文章和论著,我们发现受试对象几乎都是英语专业学生。语用失误的研究者,如洪岗(1991),阎庄(1985)等也几乎得出相同的结论: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与其英语水平不一定成正比。
然而,有关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失误状况却几乎没有涉及。事实上,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是不可忽视的。
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而完整的教学系统,新的教学大纲虽然也明确了其宗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的交际需要,但是,教师却过多地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鉴于此,笔者于1998年9月对曲师大非英语专业一、三年级学生的语用失误状况进行了抽样测试,以求发现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是否随着其学英语的时间增长而得到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学生语用失误的原因,探明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其语用能力。
本论文共分六部分(包括引言和结束语)。
引言部分简述了语用失误的定义及分类,阐明了选择非英
语专业学生做为受试对象的原因。
第一章是对曲师大417名一、三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
技能测试问题的设计。其内容包括:假设、受试者、材料来源、
测试题目、测试的可信性与有效性。
第二章对其语用技能测试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他们
的语用能力与其英语水平不相一致。这一现象与英语专业学生
的语用状况相似。
在第三章,笔者运用语用学理论对部分语用一语言失误和
社交一语用失误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学习者不
能充分意识到存在于汉英语言中的语用差异,就可能产生语用
失误。具体来分,语用一语言失误主要是由于教学不当和学生
错误的语言迁移造成的3而社交一语用失误是因为学习者对目
的语与母语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了解不够而引起的。
第四章探求以上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对如何提高
学生的语用能力提供了一些尝试性的建议。比如,注重文化导
入;介绍得体交际的语用知识;将传统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法相
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锻炼学生的口语;培养学生有意识地
分析语言的能力等等。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
题,本文旨在呼吁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能力应提到教学
日程中来。
结束语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本文所存在的局限和不
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