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城区小学普及游泳运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模式探究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教育厅、体育局、财政厅联合开展并深化山东省中小学游泳普及运动,成效明显。全省各地区陆续开展普及游泳运动,在试点活动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渠道与方法。聊城市自2016年开展普及游泳运动起,共培训4850余人,通过这三年的试点工作,累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采用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聊城市11所城区小学(每个县区一所学校)的学生、体育教师、家长和学校领导,游泳馆负责人,政府领导进行调查,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通过分析聊城市城区小学普及游泳运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概括出聊城市城区小学普及游泳运动的开设现状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在当前模式上提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学校主办、社会协办、政府监督”的发展模式。经过探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小学生对游泳兴趣浓厚,游泳技能基本上是零基础。2、城区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学历一般为本科和专科水平,大部分体育教师不掌握游泳技能更没有游泳教学经验无法胜任游泳教学课程。体育教师对开设游泳课持支持态度。3、家长对孩子体质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家长认为游泳可以锻炼身体、为升学做准备、培养良好品质,有必要学习游泳;另一部分家长出于安全顾虑,不支持游泳教学。4、聊城市游泳场馆数量少不能满足需求,在各县区的分布上也不均匀,现有的大部分游泳馆存在严重的水质污染、卫生不达标、人员配备不齐等问题。5、在聊城市城区小学普及游泳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对于在聊城市城区小学普及游泳运动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1、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市小学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确保证生命安全,提高对游泳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统一共识达成小学生“人人会游泳”的奋斗目标。2、组建一批游泳理论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型性”游泳教师。3、家长可以充分利用暑假、周末带领孩子参加游泳活动,增强学生的游泳兴趣。4、市领导应加大对游泳馆(池)的建设,配齐设施设备、人员队伍,并鼓励学校量力解决游泳培训问题。。5、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保质保量的教学,丰富课堂内容,灵活授课,完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