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边缘年龄人群(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并与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本地区中间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进行比较,增强临床医师对这一特殊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情况及疾病特点的认识。
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经培养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78例共578眼,按照年龄界限分为三组:(1)老年组101例(年龄≥60岁);(2)未成年组62例(年龄≤18岁)。(3)对照组415例(19岁≤年龄≤59岁)。对其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年份、季节、职业、年龄分布、危险因素、疾病结局等)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呈上升趋势,年发病高峰集中在9月和10月,存在明显的季节性。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男性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老年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多集中在60-64岁年龄段(39.6%),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人数逐渐减少。未成年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以15-18岁年龄段患者最多(38.71%),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人数逐渐增加。老年组中,36.63%的患者有明确外伤史,最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为50人(49.50%),其中行穿透性角膜移植(PK)手术者17例(16.83%),眼内容物剜除(E0)手术者16例(15.84%)。未成年组有明确外伤史者20例(32.26%),最终行手术干预者16例(25.81%),,其中行穿透性角膜移植(PK)手术者5例,板层角膜移植(LK)手术者10例,病灶切除手术(FE+CK)者1例。老年组平均病程为22天,60—64岁年龄段的平均病程最长(28.13天),80岁以上年龄段平均病程最短(10.50天),其病程随年龄的增加逐渐缩短。未成年组平均病程为9.69天,15—18岁年龄段平均病程最长(12.25天),1-4岁年龄段病程最短(6.00天),其病程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长。
2.老年组分离出致病菌属共5种,依次为镰孢菌属46例(45.54%)、曲霉菌属27例(26.73%)、互隔交链孢属15例(14.85%)、无孢菌属11例(10.89%)和青霉菌属2例(1.98%)。其中镰孢菌属感染患者最终手术干预率最高(63.03%)。未成年组亦以镰孢菌属为首要致病菌属,占50.00%,其次为曲霉菌属10例(16.13%)、无孢菌8例(12.90%)、互隔交链孢属7例(11.30%)及青霉菌属6例(9.68%)。各属种最终治疗结局亦不相同,其中镰孢菌属手术率达35.48%。
结论
1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与无年龄界限真菌性角膜炎一样,其发病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2.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季节较无年龄界限真菌性角膜炎及对照组稍有提前,可能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这一特殊年龄人群的体质以及耐受性有关。
3.随着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年龄上更接近于中间年龄人群,其疾病特点亦愈接近无年龄界限真菌性角膜炎。4.老年人真菌性角膜炎的手术率较高,且致残率高,而未成年人往往对抗真菌药物的反应较好。
5.镰孢菌属以毒性强、手术率高在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6.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均有其自身特点,应加强对该年龄段真菌性角膜炎的认识和研究,提高疾病预后。
|
|
|
|
1 |
张艳蔚;;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J];工企医刊;2008年05期 |
2 |
谢立信,史伟云,董晓光,王治宇,刘敬,王晶;108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J];眼科研究;1999年04期 |
3 |
陆肇曾;;真菌性角膜炎及其治疗现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3年05期 |
4 |
刘君;;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2例)[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年22期 |
5 |
张甦琦;中西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5年01期 |
6 |
梁兴国,易桂兰,张清琳;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1年06期 |
7 |
刘宁宁,庞桂华;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8 |
刘鲁霞;;真菌性角膜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年23期 |
9 |
赵东卿,孙秉基,王印其,张月琴,李家臣;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级及手术方式选择[J];眼科研究;1997年04期 |
10 |
凌懿;;酮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9年04期 |
11 |
李庆国;张秀英;;110例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分析[J];工企医刊;2004年05期 |
12 |
杨国雄;周清梅;;咪康唑治疗实验性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1992年05期 |
13 |
黄文敏,胡穗曦,连玉;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伤残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
14 |
李建国,杨玉蓉,崔国华;Nd∶YAG激光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
15 |
王炳亮,姬亚洲,宋新华,谢晓娟,韩宝军,毋艳君,霍永军;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J];眼科研究;2001年05期 |
16 |
蔡丹;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程序探讨[J];临床医学;2001年04期 |
17 |
赵安利,周海松;氟康唑治疗14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2年04期 |
18 |
马灵军;张丽娟;贺丹;郝继龙;王晓东;;吉林省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1期 |
19 |
高洪秀,王伟,王宏;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1年02期 |
20 |
谢立信;马琳;;真菌性角膜炎[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