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次性注射器微粒污染的实验研究

张峻梓  
【摘要】:目的 在医疗卫生领域,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由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事件也随之日益增多。不溶性微粒作为一种异物是不能被代谢的,它给人体造成的损害是长期的、潜在的和不可逆的。对于一次性注射器来说,其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微粒污染是可以通过出厂前的出厂检验和出厂后的监督检验加以控制的。但目前我国正式颁布和实施的一次性注射器的国家标准中,未对微粒污染这一项提出要求。国外的相关标准中,也未提及。为了更确切地了解注射器的微粒污染程度,本研究选取目前使用率高、使用范围广、销量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作为样本,参照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针微粒含量的测定方法,对其进行实验方法的探讨和微粒含量的测定及分析。此项研究可为今后标准的修订及测量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 本研究采用粒子计数器法首先对30批国内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的微粒含量做检测,同时对实验方法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微粒污染的程度;再对10批成套的带针注射器分别进行不带针和带针状态下的微粒含量检测,分析注射针对注射器的微粒含量测定造成的影响;最后对同一厂家生产的10批三件式的注射器和二件式的注射器进行微粒含量的检测,分析活塞对注射器的微粒污染造成的影响。统计处理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注射器的微粒含量测定可以采用粒子计数器法。 2注射器中粒径15μm-25μm和25μm-40 u m的微粒含量最多,占微粒总数的84%。 3带针的注射器的微粒含量要大于不带针的注射器。 4不同结构的注射器中,三件式注射器比二件式注射器的微粒含量要多。 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1本研究参考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针的实验方法测量一次性注射器的微粒含量,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可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的方法。 2本实验结果提示:一次性注射器的微粒污染程度不容忽视,应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对其指标加以控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玉平;;输液微粒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止对策[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年10期
2 栗莹;;加强输液微粒污染的控制[J];护理研究;2009年S1期
3 于丽君;;两种注射器进行混合调配产生输液微粒污染的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25期
4 陈希萍;不溶性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J];护理研究;2003年07期
5 崔雪玲;输液微粒污染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22期
6 邢慧琳;;静脉用药中微粒污染的来源和预防[J];工企医刊;2002年04期
7 丰胜平;微粒污染的来源与对策[J];中国校医;1999年02期
8 印春芳;输液微粒污染与预防[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9 陈加周;注射及注射品微粒污染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1994年03期
10 李甦;张钦芳;;两种安瓿消毒的方法与输液微粒污染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10期
11 杨丽勤;;浅析静脉用药中微粒污染的预防[J];护理研究;2007年12期
12 李青云;;护理操作过程中微粒污染的原因与预防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22期
13 谷润联;赵丽虹;张爽;;输液微粒污染问题的探讨[J];家庭护士;2006年26期
14 朱莉;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20期
15 王爱国;桑英;;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初探[J];工企医刊;2004年05期
16 谢玉芹,侯聪,王万容;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原因与预防的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2003年10期
17 邢淑文;浅论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J];广西医学;2002年12期
18 王红,丁淑玲;静脉用药中微粒污染的原因与预防[J];山东医药;2002年28期
19 孙利华;三通使用过程中微粒污染的预防[J];护理研究;2001年03期
20 刘庆珍,孙中芳;浅谈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J];中国乡村医生;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邢淑文;;浅论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A];全国静脉输液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窦伟;李艳娇;宋燕青;;分析配液过程的微粒污染及改善措施[A];第八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寿宇雁;戴姣;;药液微粒污染的来源与控制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秀琴;;静脉输液操作中减少微粒污染的措施探讨[A];2013年河南省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陈婷;;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建议[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郭泓延;孙丽芳;蔡珩玉;;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A];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蔡俊萍;;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防范措施[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唐美玲;供应室;钱云娟;护理部;刘经纬;黄海燕;;静脉推注药物微粒污染的实验观察及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田甜;阮红;;静脉输液污染的研究进展[A];2011年河南省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少珍;富宁芳;邢建生;;控制静脉配置不溶性输液污染的危害[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1 袁中新;申華臻;姜彧波;楊宗謀;洪崇閔;;高屏空品區高濃度細懸浮微粒污染事件之生成原因及機制[A];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12 李玉雯;陈世渝;尹红梅;;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A];规范静脉输液混合调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3 段琼;张富娟;;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A];2014年河南省第三届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培训班暨第四届PICC临床应用高级研讨班论文集[C];2014年
14 闫风华;张晓晓;李涵;;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研究进展[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5 徐卫国;章程;;高压注射器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应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6 曹士华;孙少宣;张金亮;;椭圆注射器抽脂仪临床研制及应用[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峻梓;一次性注射器微粒污染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骆媛;从GMP法规的角度研究医械微粒污染的检测方法[D];苏州大学;2019年
3 罗浚涛;研究和降低垂直型LPCVD制备氮化硅膜的微粒污染[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张毅;降低车用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的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5 叶陈吉;电动注射器研发[D];浙江大学;2016年
6 梁启弘;改良与普通注射器在男性逆行尿道造影中应用的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马君蕊;X公司自毁型注射器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微粒污染不容忽视[N];大众科技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罗晨 整理;饮用水中塑料微粒健康风险待评估 莫被“人造恐慌”套路[N];中国食品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刘平安;加强输液监管迫在眉睫[N];健康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孙梦;输液过滥比“玻璃渣”更可怕[N];健康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吴若琪;关注“吊瓶森林”下的安全隐患[N];中国医药报;2016年
6 成洁 整理;预充式注射器或成行业新热点[N];中国科学报;2014年
7 朱香 整理;注射器的进化史[N];中国科学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谢菁;小小注射器 每年营收8亿[N];威海日报;2019年
9 本报特约撰稿 徐铮奎;预充式注射器抚今忆昔[N];医药经济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张亚萌;我有笔,但我就玩注射器[N];中国艺术报;2012年
11 本报记者 叶青;凭一支注射器闯荡世界[N];广东科技报;2012年
12 记者 栾海;俄开发出手枪式医用注射器[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3 记者周乙龙;新型刺破式自毁注射器面世[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14 记者 胡永忠;一种刺破式自毁注射器在粤研制成功[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5 本报记者 贺彩丽;我注射器遭乌克兰反倾销调查[N];医药经济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