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PHBV复合材料结晶形态及动力学研究
【摘要】:聚β-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是一种细菌共聚酯,本文通过密炼机混炼的方法制得了微晶纤维素MCC/PHBV复合材料,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仪、广角X射线衍射等仪器,对MCC/PHBV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
MCC加入PHBV材料后,在等温结晶过程中,PHBV材料晶核密度随MCC百分比含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大,但球晶的生长速度却没有减小,结晶时间相应缩短;与纯PHBV材料相比,MCC/PHBV晶粒得到明显的细化。对于相同百分比含量的MCC/PHBV, MCC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与未处理的相比,其形成品核密度等未见明显差异。
结晶动力学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参数ZC.值随MCC百分比含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说明MCC的加入,增大了材料的结晶速率;随MCC含量的增加,其n值呈下降趋势,说明MCC起到了异相成核剂的作用。
DSC升温曲线分析表明,随着MCC百分比含量的增加,MCC/PHBV复合材料在降温过程中形成的结晶逐渐增多,且完善程度逐步增加。
DMA结果表明,添加了MCC后,随着MCC百分比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储能模量逐步增加,说明MCC的加入,增加了PHBV材料的刚性。
广角X射线分析表明,添加了MCC后,并没有新的晶型产生,MCC/PHBV复合材料的结晶为P-(3HB)类型的结晶。
|
|
|
|
1 |
徐忠厚,徐刚,杜晓明,曹云者,汪群慧,卢桂兰,李发生;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薄膜PHBV在土壤和水介质中的降解过程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
2 |
陈广新,郝广杰,郭天瑛,宋谋道,张邦华;β-羟基丁酸与β-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2年06期 |
3 |
陈中华,郑裕东,王迎军,吴刚;聚羟基烷酸酯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4 |
陈丽昆,李勇,张忠飞;硅烷偶联剂改性高岭土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非金属矿;2005年S1期 |
5 |
颜海燕;寇开昌;;硅烷偶联剂对聚苯胺/Fe_3O_4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塑料科技;2008年07期 |
6 |
刘文广;李红媛;王战玲;刘智;;木粉/UP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质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1年08期 |
7 |
王淑芳,刘静,陈广新,杨超,郭天瑛,曾猛,张邦华,张斌,宋存江;微生物合成的β-羟基丁酸与β-羟基戊酸酯共聚物(PHBV)/有机化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生物降解性的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8 |
姚超;李锦春;丁永红;李效棠;李连惠;;纳米凹凸棒石表面硅烷偶联剂改性研究[J];非金属矿;2007年06期 |
9 |
丛后罗;朱信明;闻荻江;;小麦秸秆粉末/N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橡胶工业;2009年05期 |
10 |
赵慧君;张中杰;范积伟;;硅烷偶联剂用量对磁性纳米复合微球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1期 |
11 |
王新杰;张建强;郭玉文;梁继军;;KH-550对废PCBs非金属粉/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四川环境;2010年02期 |
12 |
田明,梁文利,程丽君,张立群;改性针状硅酸盐补强SBR的机理研究[J];橡胶工业;2005年11期 |
13 |
安阳;;粉煤灰/胶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现代橡胶技术;2009年04期 |
14 |
青原;可降解PHBV塑料袋通过鉴定[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5期 |
15 |
张慧波;杨绪杰;路陆德;汪信;孙向东;陈亚东;;磨碎玻纤对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06年09期 |
16 |
温建萍;甄明辉;沈洲;;偶联修饰纳米蒙脱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7年08期 |
17 |
贾华伟;丁在江;;碱式硫酸镁晶须填充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J];塑料工业;2007年S1期 |
18 |
廖建国;王学江;左奕;张利;文季秋;李玉宝;;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8年01期 |
19 |
刘运春;殷陶;陈元武;刘述梅;赵建青;傅轶;;PPS/Al_2O_3导热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2期 |
20 |
赵新苓;王科;史志铭;;硅烷偶联剂改性Al_2O_(3p)/TDE-85的力学性能[J];宇航材料工艺;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