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并发症在法医学鉴定的研究
【摘要】:目的:1.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诊断方法,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合理依据。
2.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及预后,为法医学伤残评定及损害赔偿提供建议。
对象和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郑大五附院收治的1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发生在青少年到老年之间的各个年龄段,以50-60岁为发病年龄高峰。患者症状不一,与血栓形成部位、年龄、体质等因素有关。左侧肢体较右侧肢体病变常见,且以周围型病变居多。自发性DVT以左下肢多见,有危险因素的DVT两侧肢体发病率无明显差别。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下肢近端DVT。发病一周内进行治疗的患者,其疗效优于发病一周后接受治疗的患者;抗凝联合溶栓治疗较单纯抗凝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快,远期疗效无差异。DVT病变早期给予抗凝溶栓治疗联合长期华法林抗凝治疗可降低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的发生
结论:创伤、手术、长期卧床等是DVT的主要获得性病因,以彩超为主的影像学检查是DVT的确诊方法。肺栓塞(PE)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使肢体处于病废状态,在法医学鉴定中应充分考虑以上几方面的表现及联系。
|
|
|
|
1 |
易旭夫;谢英;陈晓刚;林霞;郭少峰;;宫内节育器使用所致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
2 |
汪隽;张长青;甄大为;王兴昆;冀建华;靳永胜;李新奇;;42例外伤性流产的法医学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
3 |
李军;王春龙;王永;;刀刺创致假性动脉瘤的法医学鉴定2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
4 |
王佐飞;秦启生;;小儿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法医学鉴定——附二例案例报道[J];法医学杂志;1992年03期 |
5 |
程亦斌;迟少宇;;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程序[J];中国司法鉴定;2006年04期 |
6 |
郭少峰;易旭夫;陈晓刚;王青;;法医学鉴定腹部术后止血钳长期遗留2例[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
7 |
樊爱英,霍展样,汤政,常海敏;外伤性近视19例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8 |
刘东旭;王新国;王峻岭;;33例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
9 |
刘明俊,朱小曼;法医学知识讲座(五)[J];中国医刊;1980年11期 |
10 |
张亚峰;;眼钝器伤的法医学鉴定(附6例报告)[J];中国法医学杂志;1989年03期 |
11 |
吴军;朱广友;王少华;;阳萎法医学鉴定进展[J];法医学杂志;1990年04期 |
12 |
李伟,刘贤明;外伤后癔病性四肢震颤法医学鉴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3期 |
13 |
;1991年(第6卷)文题索引[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1年04期 |
14 |
易旭夫,汪秉康,吴家文,金德方;与硬膜外麻醉有关死亡的法医学鉴定1例[J];法医学杂志;1996年04期 |
15 |
郭红斌,张凤芹;家庭暴力法医学鉴定54例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
16 |
沈德胜;法医学鉴定时机探讨[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17 |
樊瑜波,蒲放,于晓军,张立予,邹远文,蒋文涛;人体体表损伤法医学鉴定计算机辅助软件系统的研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年04期 |
18 |
周世力;PCR技术原理及在法医学中的应用[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9 |
卞晶晶,张怀东;46例尺骨鹰嘴骨折法医学鉴定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
20 |
樊爱英,刘恒兴;车祸致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法医学鉴定(附2例报告)[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