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的召唤
【摘要】:
生态主义倡导人类与自然、社会、他人及自身和谐共处,重建人类美好家园,塑造人类诗性灵魂。生态主义与文艺学相结合产生的生态文艺学研究人类同自身生态系统(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核心宗旨在于人类同世界谋求和谐与发展,完善人类的生存境界,引导人类走向生态境界的生存。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文艺学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生态文艺学的思维价值取向和人学价值取向,这两方面的价值取向能给我们带来全新而深刻的启示。生态文艺学的思维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生态思维,生态思维包括“生”、“和”、“合”、“进”的生态观念和网络性关联、多样性开放、互补性共生、综合重构的超越、“类存在”和“类关怀”五种相关的生态思路。生态思维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要重视文学发展的外部生态规律;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只有坚持“多元共存”的基本原则才能健康发展,马列文论只有积极吸收其他研究成果才能向前发展。生态文艺学的人学价值取向体现在把人本生态观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目的论,倡导生态主义是解决当前全球化文化危机的一种可行的方法,促使文学关注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平衡,主张文艺作品应以各种方式表现生态人格的生成趋向。生态文艺学的人学价值取向启示我们,要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重视和促进人性的优化生成;引导和营建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生态主义昭示我们,为了人类“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我们要回归人类精神原点,积极创造生态文化。生态文艺学对于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应作出自己独有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0
|
|
|
|
1 |
王雪逸;;论《我弥留之际》中的复调特征[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