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改革初期曾一度扭转的城乡收入差距再度扩大,农民增收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实践表明,农村劳务经济不仅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农民增收难题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而且是促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源泉和城市繁荣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由于发展过程中缺乏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等原因,目前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无序化状态。因此,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产生的背景、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河南省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研究对象给予界定;第二章通过实证考察,把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运行特征和当前形势进行了概述,从而初步了解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第三章通过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作者认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和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促使其健康发展;第四章运用定量分析,作者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潜力进行预测,认为在未来5—10年的时间内继续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符合我省的实际。在第五章,作者提出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阐明了如何促进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所致,是最终实现我省农业现代化、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具有积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进步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农村劳务经济”给予解释和界定。
(2)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3)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和分析方法,得出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及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并且文章还认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实质上也是一个从农业雇佣到工业雇佣的制度变迁过程,这相对于只单纯论述一些正式制度改进的文章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