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折变磷腈聚合物和一些光折变有机分子玻璃的合成

杨正  
【摘要】:本文设计合成了五种含咔唑基团的磷腈光折变聚合物及八种含咔唑或三苯胺基团的光折变小分子玻璃。用NMR、IR、UV-vis、GPC、DSC、TG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每一种材料的结构、光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论文第一部分首先采用线性聚二氯磷腈与相应的醇钠反应得到含有咔唑基团的可溶性线型磷腈聚合物,然后通过后重氮偶合方法在咔唑环上引入偶氮生色团,得到一系列磷腈光折变聚合物。通过~1H-NMR、~(31)p-NMR和元素分析证实了在含有咔唑基团的可溶性线型磷腈聚合物中,其母体聚二氯磷腈中的氯原子被完全取代。分子量数据表明,通过后重氮偶合方法在咔唑环上引入偶氮生色团的反应过程中,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的硝基苯/水两相体系,能避免聚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用UV-vis吸收光谱测定了磷腈光折变聚合物的非线性生色团含量。DSC数据表明由于磷腈的柔顺主链和亚甲基间隔基团的引入,使所得聚合物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论文的第二部分,通过三苯胺的Vilsmeier反应和Kno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6种含次甲基生色团的三苯胺光折变小分子玻璃。DSC结果显示,所有六种小分子均能形成玻璃态,T_g最低的为-13℃、最高的为77℃之间变化,个别样品在由玻璃态升温的过程中在高温区出现结晶和熔融峰,200℃以下样品没有分解的迹象。UV-vis吸收光谱显示,随着三苯胺小分子共轭结构的延长和吸电子基团一端吸电子能力的增强,最大吸收波长逐渐红移。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首先通过三聚二氯磷腈与相应的醇钠反应得到六(氧乙基咔唑)环磷腈,然后通过后偶氮偶合反应,得到了两个含偶氮咔唑生色团的光折变三聚磷腈功能小分子。通过~1H-NMR、~(31)P-NMR和元素分析证实了其结构。DSC结果表明这些小分子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都呈现完全无定型态,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通过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实验证明,多数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光折变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孟庆华;于小霞;万基平;方永增;;含芴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1年04期
2 符运良;潘孟美;;双掺杂LiNbO_3∶Ce∶Cu晶体的光学性能[J];光谱实验室;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毕建聪;郑威;徐玉恒;;双掺铈锰铌酸钾锂晶体的生长及光折变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2 张曰理;朱德瑞;王韧;罗斌;谢祥寿;莫党;;掺杂KNSBN光折变晶体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3 张彦广;胡煜峰;李洪超;王利祥;马东阁;;共轭主链结构三苯胺PPV聚合物发光二极管[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夏宗仁;吴剑波;郑威;徐玉恒;;高掺镁LiNbO_3晶体抗光折变性能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5 张成龙;吴一弦;徐旭;李艳;冯丽;武冠英;;芳胺末端官能基聚异丁烯的合成[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韩元利;王文广;蒲嘉陵;;一种基于三苯胺类光产酸剂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程乐华;高远浩;周虹屏;吴杰颖;田玉鹏;;功能性三β-双酮配体的设计及合成[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8 徐超;王锐;孙亮;;Zr~(4+)和[Li]/[Nb]变化对Fe:LiNbO_3晶体光折变性能的作用和影响[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菲;万相见;陈永胜;;侧链含三苯胺的新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10 裴娟;许炜;陈军;;三苯胺类光敏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丛斌;含三苯胺拓扑结构材料制备与光电响应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张丽;一些光折变聚合物和分子玻璃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表征[D];郑州大学;2006年
3 石宏新;双掺Hf:Fe:LiNbO_3晶体光折变性能及其光学相关识别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淼;铈掺杂铌酸锂晶体结构及光折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淼;铈掺杂铌酸锂晶体结构及光折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毕建聪;铟铁铜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制备及结构与光折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7 夏海建;三苯胺树枝状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石宏新;双掺Hf:Fe:LiNbO_3晶体光折变性能及其光学相关识别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徐清;含三苯胺基团有机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裴娟;三苯胺类光敏染料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光折变磷腈聚合物和一些光折变有机分子玻璃的合成[D];郑州大学;2006年
2 王利忠;掺锡铌酸锂晶体的生长及其光折变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孟祥芳;噁二唑型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D];天津大学;2002年
4 王秀玲;新型含萘酰亚胺端基的三苯胺类星状分子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刘成龙;Ru:Fe:LiNbO_3晶体缺陷结构及光折变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永光;氟代三苯胺二苯乙烯衍生物蓝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杜立波;含三苯胺的V型和Y型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崔春梅;三苯胺类配合物合成表征与光电性质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刘建;含有不同电子给体—受体的枝状荧光染料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代丽;掺杂晶体光折变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