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地区宋墓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东南地区发现了丰富的宋代墓葬遗存,其独特的墓室结构、精美的随葬品,都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宋代该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系统研究东南地区的宋墓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平面形制上可将东南地区宋墓划分为单室、双室和多室三种类型,每种墓葬又各有不同的建筑材料构成。本文以纪年墓的具体形态为标尺,按照墓葬形制、随葬品等方面的变化,将东南地区宋墓分为前后相续、互有继承的三期,即宋太祖-宋仁宗时期(公元960-1063年)、宋英宗-北宋灭亡时期(公元1064-1126年)、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6年),对每期宋墓的平面形制和随葬品都做了具体的分析,从而理清了该地区宋墓的发展脉络,即形制上单室墓由多变少、双室墓及多室墓由少变多;随葬品逐步变多、变精这一演变过程。
在上述探讨的基础上,笔者又详细介绍了东南地区宋墓的墓内装饰特点:运用仿木结构的墓葬较少,仿木结构也比较简单;墓内雕刻数量不多;墓内壁画内容以人物为主,墓例较少。并将该地区宋墓和同时代中原地区、西南地区的墓葬做了对比,总结出该地区宋墓重随葬品而轻墓内装饰这一地域特征。然后对东南地区宋墓出土的各种较为典型的随葬品做了介绍,并从中探讨了宋代手工业生产所取得的较高成就。笔者还对东南地区宋代火葬墓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作了探讨。最后再以客观的视角,通过墓葬因素去分析当时该地区的社会生活,包括意识形态上的三教合流、生活追求上的精巧雅致等特点。结语部分对东南地区宋墓总的特点和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做了概述,订正了传统中“宋人薄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