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资本市场也在逐步规范化中走向成熟。21世纪以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当今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核心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于是,企业为留住有用之才,不断地更新着激励方式。上市公司实施的股份支付计划,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手段,自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发布以来,在我国逐渐盛行并且被广泛应用。上市公司有效地实施股份支付计划,对于激励对象而言,更多地体现了其人本价值,使得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可以参与并分享企业的剩余价值;对于企业而言,能够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其创造财富,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股份支付交易成本的确认方法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如何利用股份支付计划来增强激励效果,进而改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新形势下的政策环境以及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综合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基于前人及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国内外股份支付会计研究现状。二是股份支付会计理论研究,阐释了股份支付会计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为下文进行准则比较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三是股份支付会计准则比较,分别对我国、美国及国际准则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从多方面对国内外现用股份支付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并得出比较启示。四是我国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实证研究,先从股份支付计划内外部特征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份支计划的整体态势进行了概括,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业绩指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实证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股份支付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结果,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文研究结果。五是政策建议,从六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股份支付会计,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更加有效地实施股份支付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