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调储藏玉米稳定性研究
【摘要】:通过对不同含水量(13.5%、15.0%、17.0%)的郑单958和中农大4号玉米,在不同温度(室温、18℃、25℃),不同气体(空气、40%CO2、98%N2)条件下建立正交试验并模拟储藏,研究玉米在储藏过程中生理品质、储藏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和方差分析。研究发现:
对玉米生理品质而言,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生活力、发芽率、过氧化氢酶、色泽亮度(L*值)和黄色(b*值)的变化趋势呈由高到低,电导率和色泽红色(a*值)的变化趋势呈由低到高;玉米的含水量、储藏气体成分、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对其生理指标的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影响;进一步对标准化回归系数研究发现含水量和储藏时间对玉米的生理指标影响更为显著。
对玉米储藏品质而言,随着气调储藏时间的延长,脂肪酸值、丙二醛含量和霉菌菌落总数的趋势呈不断升高,品尝评分值和玉米馒头品质呈不断降低,细菌菌落总数的趋势呈先升高后降低;气体挥发性成分中醛、酮、醚类等物质含量呈增加趋势。玉米含水量、储藏气体成分、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对脂肪酸值、丙二醛含量、霉菌和细菌菌落总数都有非常显著性的影响;利用98%N2和40%CO_2气调储藏比常规储藏能明显抑制玉米储藏品质降低。
对玉米营养品质而言,储藏1年后,玉米营养品质有所降低。含水量13.5%的玉米中直链淀粉,粗脂肪,醇溶蛋白的含量降低的不太明显,特别是在气调储藏下营养品质变化更小;含水量高的玉米营养品质下降相对较快,温度越高也会加快营养品质的下降幅度。
含水量17.0%、15.0%和13.5%的玉米在25℃以下,利用气调储藏比常规储藏分别能延缓玉米1月左右、2月~3月、3月~5月生理、储藏、营养指标的变化。同时,98%N_2和40%CO_2气调储藏较常规储藏,有显著的抑制玉米生理品质,储藏品质和营养品质降低的效果,且98%N2优于40%CO_2气调储藏。
|
|
|
|
1 |
何京;使用食品气调包装技术的注意事项[J];包装工程;2003年02期 |
2 |
段华伟;王志伟;胡长鹰;;面向工程应用的果蔬气调包装设计理论与方法[J];包装工程;2010年03期 |
3 |
毛寿松;果蔬气调包装的特征与定量设计[J];中国包装工业;1996年09期 |
4 |
范珺;;气调包装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包装;2014年03期 |
5 |
马家骥;气调包装机械的研究与开发[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0年01期 |
6 |
李淑仪;灵活气调包装 配合肉品市场[J];中国食品工业;2000年09期 |
7 |
裘迪红,戴志远,张芝芬;国外水产品气调包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渔业信息;2000年02期 |
8 |
王家国,王金刚;气调包装与肉的颜色[J];肉类工业;2001年04期 |
9 |
孙卫青,马俪珍,王芳;一氧化碳用于肉品气调包装的研究[J];肉类工业;2001年12期 |
10 |
刘季孟;气调包装气体含量检测分析[J];食品与机械;2001年03期 |
11 |
黄壮霞,张慜,安建申,刘苏洋,吴俊;气调包装对生鲜牛肉低温保鲜期的影响[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2 |
雷桥,周颖越,徐文达;气调包装中双孢蘑菇的护色及湿度调节研究[J];食品工业;2004年04期 |
13 |
陶瑛,卢立新;主成分分析法在气调包装果蔬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
14 |
包媛媛;林奇;;切割果蔬气调包装数学模型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5 |
刘颖;邬志敏;王涛;李云飞;田平海;;果蔬气调包装设计及贮藏期预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16 |
卢立新;陶瑛;;青豌豆气调包装工艺及其质量评价[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
17 |
胡永金;刘晓永;朱仁俊;;不同气调包装对冷藏白鲢鱼片质量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05期 |
18 |
崔爽;;果蔬气调包装模型与仿真[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9 |
李阳;简健敏;;安全食品、放心食品生产的新途径——气调包装技术[J];中国食品工业;2007年07期 |
20 |
梁美艳;陈庆森;阎亚丽;岳晓辉;郭嘉;王津晗;;气调保藏技术用于虾类保鲜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