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进,叶尚辉,陈其昌;基于自调整量化因子模糊控制器的摩擦补偿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1999年01期 |
2 |
蒋培军,齐国生,徐端颐,李庆祥,范晓东,钱坤;微进给工作台伺服控制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3 |
张锦江,陈兴林,冯汝鹏,王常虹;基于摩擦自适应补偿的转台变结构控制器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4 |
李书训,姚郁,王子才;一种自适应摩擦补偿方法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9年03期 |
5 |
彭熙伟,张三同;一类摩擦非线性系统的PID控制和摩擦补偿控制的实验比较研究(英文)[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1年04期 |
6 |
王中华,王兴松,王群,徐卫良;高精度鲁棒运动控制器设计及实验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1年S1期 |
7 |
姚宏伟,梅晓榕,庄显义;应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摩擦补偿的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0年12期 |
8 |
刘强,尔联洁,刘金琨;摩擦非线性环节的特性、建模与控制补偿综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11期 |
9 |
王军平,王安,敬忠良,许新淮;数控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10 |
王峰,张世杰,曹喜滨;小卫星飞轮低速摩擦补偿观测器及半实物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3期 |
11 |
朱志昆;李长兵;李年裕;张健;;坦克全电式炮控系统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0年02期 |
12 |
张文静;台宪青;;基于LuGre模型的火炮伺服系统摩擦力矩自适应补偿[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
13 |
焦竹青;屈百达;徐保国;;遗传算法在直流伺服系统摩擦补偿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
14 |
焦竹青;屈百达;徐保国;;基于遗传算法的直流伺服电机的摩擦补偿[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
15 |
田东红;王刚;;X-Y数控平台中基于Backstepping的自适应模糊摩擦补偿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6 |
袁小鹏;李春玲;;水轮机修复专用机器人末端关节摩擦补偿[J];新技术新工艺;2009年05期 |
17 |
颜冠军;冯斌;张东升;程有龙;;840D数控系统摩擦补偿的实现[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1年02期 |
18 |
王中华,王兴松,徐卫良;X-Y定位平台的鲁棒自适应摩擦补偿[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9 |
杨松;曾鸣;苏宝库;;一种新的重复自适应摩擦补偿方法及其在高精度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
20 |
张羽飞,张建立,冯汝鹏;基于速度估计的成像器稳定装置摩擦补偿[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4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