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感理论的农业生产用地景观化研究
【摘要】: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及休闲旅游在国民生活中比重的增加,为乡村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乡村,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乡村,近些年关于乡建的实践层出不穷,有关乡建的竞赛也接连不断。但随之而来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千村一面”、“百镇一貌”,乡村建设同质化的问题让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建设乡村,首先应该是认识乡村、理解乡村。然后应该明白的是,乡村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求,乡村不应该成为城里人消遣的地方,而是应该彰显乡村环境本身的独特性,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可持续性。本文以在乡村中占重要位置的农业生产用地为研究对象,以“五感”理论为指导,以农业生产用地景观化为目标。通过对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农学、风景园林学、环境行为学等理论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分析,对河南省鹤壁市北王庄村的实地调查,总结出农业生产用地景观化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依据功能性、生态性、可达性、参与性等原则,对北王庄村农业生产用地(包括道路、农田、水系、大棚等),借助“五感”理论进行景观设计,最终达到北王庄村农业生产用地景观化的目的,满足乡村人们对于自己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城市人民对于农业观光旅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