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园林造园特征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民族精神、时代特征的体现,是一个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是中国艺术的一朵奇葩。现有园林史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明清园林展开,来探讨园林的空间、艺术和造园思想,但对于唐宋以前的园林,更多的只能借助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对于秦汉园林,由于相关资料的匮乏,其研究则更加困难。本文对古代园林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研究途径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梁园提供了理论、技术指导。根据资料的特征,运用计量分析法和“符号学”分析法,从西汉梁园的建造背景,即西汉时期的政治文化生活与秦汉园林要素特征入手,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提取其中的园林景观要素、布局方法,其主要结论如下:秦汉园林在我国传统宗教、儒学以及自然观的影响下,建筑呈现出成组群布置、形式丰富、追求奢华、雄浑壮丽的特征;水体以自然式为主,理水手法较为粗糙;叠山以神化中的仙山为原型,形成了“一池三山”的传统布局形式,一直沿用到清末;植物种植喜爱新奇、罕见树种,热衷于数量的广大;在梁园的研究中,以上述结论为背景,以上述方法为途径,利用文献、考古等各种综合资料,对西汉梁园的造园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说明,最后得出梁园空间布局分散,景观的构建依山傍水,建筑、山水、植物以及动物共同成景;并通过文字信息的解构与空间信息的重构,绘制出梁园中的部分景观忘忧馆、清冷池、平台、竹圃和西山的景观意象图,丰富了秦汉园林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