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

马新业  
【摘要】: 泡桐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速生用材树种,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等特点,但其丛枝病和大冠低干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泡桐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解决泡桐的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离体植株再生研究是植物现代科学技术具体运用的重要基础。在植株再生的两种方式中,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不仅可以作为细胞分化、形态发生等问题研究的理想体系,而且也是人工种子研制等的必要条件。 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将为开展泡桐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和培育泡桐新品种等工作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无菌苗叶片和茎段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1.三种泡桐不同外植体细胞胚胎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兰考泡桐叶片为MS+0.3NAA+8BA,茎段为MS+0.3NAA+11BA;白花泡桐叶片为MS+0.3NAA+8BA,茎段为MS+0.3NAA+14BA;毛泡桐叶片和茎段都是MS+0.3NAA+17BA。 2.作为白花泡桐和毛泡桐杂交种的兰考泡桐在叶片和茎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敏感性等方面分别与毛泡桐叶片、白花泡桐茎段具有相似性;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规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3.不同种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经历早期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和鱼雷胚等阶段最终达到成熟子叶胚。在实验条件下,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以间接方式为主,其胚性愈伤诱导、各阶段体细胞胚胎发生以至体细 胞胚胎成熟和正常转换均在同一培养基同一培养条件下出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保新;白花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J];河南农业;2005年06期
2 严前生;浅谈淮阴市泡桐出口创汇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林业科技;1988年04期
3 王俊铭,段效忠;速生树──泡桐[J];新疆农业科技;1994年05期
4 杨修,黄冬梅;泡桐营养元素吸收和循环规律研究[J];资源科学;1999年02期
5 张宝红,李秀兰,李付广,王武,李风莲;棉花体细胞胚萌发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英文)[J];西北农业学报;1993年04期
6 张师祥;用石灰防治泡桐病虫种种[J];河北林业科技;1982年02期
7 袁保珠;泡桐病害调查及防治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1993年01期
8 韩歧山,刘雅琴;我省有了泡桐优良品种[J];山西农业;1994年05期
9 刘仙校;泡桐茶叶混交效益测算[J];林业科技开发;1995年02期
10 侯元凯,翟明普;泡桐干形培育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1999年03期
11 金建良;防治泡桐的“癌症”[J];湖北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12 郭英华,关秋竹,张振贤;四川‘竹根姜’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与植株再生[J];园艺学报;2005年05期
13 ;泡桐苗期生长规律初步观察[J];浙江林业科技;1976年03期
14 方寅;泡桐良材的培育方法[J];江苏林业科技;1995年01期
15 李德勇;泡桐的埋根育苗[J];河北农业科技;1995年02期
16 唐黎标;茶树与泡桐间作能提高生产效益[J];中国茶叶;1997年06期
17 张金玉;夸泡桐(数来宝)[J];河南林业;1999年04期
18 熊耀国;泡桐无性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力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88年04期
19 ;澳大利亚培植快速生长的泡桐[J];世界农业;1996年09期
20 梁作 ;泡桐优良无性系的推广[J];江西林业科技;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园凤;王广东;程志英;;大蒜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叶祖云;田惠桥;;太子参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朱根发;吕复兵;陈明莉;王碧青;;一品红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4 郭剑华;杜涛;侯明生;;转Shiva-1基因泡桐的遗传及生物学性状分析[A];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贾慧君;洪剑明;;不同营养状况的泡桐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反应[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6 郭艳超;田传卫;张睿;赵梁军;;香水月季高效再生新途径的探索[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秦帧;洪剑明;贾慧君;;水分胁迫对稳态营养条件下泡桐根细胞质膜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8 赵桂兰;李望丰;徐洪志;尹爱平;隋松兵;刘莉;刘艳芝;;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及转基因技术研究[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龙娜;曾宋君;吴坤林;陈之林;段俊;;虎颜花的组织培养植株再生[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熊兴耀;龙岳林;甘霖;;菊花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晓巧;泡桐体外植株再生及反义LFY基因遗传转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2 茹广欣;泡桐遗传变异与改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3 齐力旺;华北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与遗传转化系统建立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
4 常德龙;人工林木材变色与防治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顾玉红;文冠果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军成机理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郭英华;生姜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变异[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谢德意;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比较及ipt基因的遗传转化[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王保平;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朱向涛;凤丹体胚发生及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10 王凤华;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基因差别表达[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新业;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杨晓娟;外源物质及培养条件对兰考泡桐叶片体外植株再生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娟;四个月季品种体细胞胚诱导及遗传转化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袁金玲;泡桐杂种形态变异研究及选择[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5 贺窑青;悬铃木叶片体外器官和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郭剑华;转基因泡桐的Shiva-Ⅰ基因表达与遗传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7 杜涛;转抗菌肽基因泡桐抗丛枝病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8 许秀玉;墨西哥落羽杉组织培养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曹艳春;四倍体泡桐诱导及其体外植株再生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郑建伟;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电泳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刘健平 通讯员 志明 文杰;两万亩荒山建成泡桐基地[N];咸宁日报;2010年
2 方海 编译   ;中国泡桐在美创生长速度纪录 [N];中国花卉报;2003年
3 木;泡桐优良新品种9501和9502[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4 市扶贫办主任 汪俊辉;种植泡桐 前景无限[N];上饶日报;2008年
5 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胡宪珍;泡桐栽培要点[N];江苏科技报;2001年
6 梁仰贞;如何培育泡桐高干良材[N];福建科技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泽农 冯建伟 陈四化;睢阳无心插桐桐成“荫”[N];农民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林菲;泡桐产业有多大 兰考告诉你[N];农民日报;2001年
9 河南 邓广军;泡桐地膜覆盖育苗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3年
10 记者 丁华;我市投资亿元建“发财林”基地[N];上饶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