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服刑人员出狱前的人际信任特征及干预
【摘要】:背景人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认知和评估形成人际信任。它是连接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基本纽带,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人际信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及防御机制都与人际信任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出狱前阶段的管教已成为目前监管系统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服刑人员出狱前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出狱后的适应水平和重新犯罪的可能性。
目的了解女性服刑人员出狱前的人际信任现状以及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防御机制的关系;探讨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女性服刑人员出狱前人际信任水平进行干预的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调查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人际信任量表(ITS)、心理控制源量表(IE)、社会支持量表(SSRS)、防御机制量表(DSQ)于2012年4月对一年半以内出狱的女性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获得有效问卷252份,使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试验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以河南省女子监狱中人际信任为75分以下,余刑刑期在6个月以上的54名服刑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27人,对照组27人;对干预组进行7次团体辅导,对照组不参加团体辅导。在干预前后采用人际信任量表进行客观评估,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开放性问题进行主观评估,以此探讨团体辅导对出狱前女性服刑人员人际信任的影响。
结果
1.女性服刑人员出狱前的人际信任水平稍低于理论中值。
2.在人口学因素方面,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在年龄和余刑刑期上差异显著。
3.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支持利用度及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掩饰因子成显著负相关(P0.05)。
4.心理控制源、不成熟防御机制对人际信任有负向预测作用,客观支持、中间型防御机制对人际信任有正向预测作用。
5.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女性服刑人员出狱前的心理控制源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与人际信任之间完全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0%)。
6.团体辅导对女性服刑人员出狱前人际信任水平的提升起较好效果。通过前后测数据统计分析,干预组后测与前测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
结论
1.女性服刑人员的年龄、余刑刑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她们出狱前的人际信任水平;不同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家庭来源的女性服刑人员,其社会支持水平也不相同。
2.女性服刑人员出狱前的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和防御机制对人际信任有着显著地影响作用,并且防御机制能够通过心理控制源影响人际信任水平。
3.团体辅导是提升女性服刑人员出狱前人际信任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
|
|
|
1 |
解夏;浅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
2 |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
3 |
吴根友;现代中国人际信任的传统资源——《论语》《老子》中的“信任”思想略论[J];伦理学研究;2003年03期 |
4 |
林丽,张建新;人际信任研究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
5 |
张建新,MichaelH.Bond;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跨文化比较及其认知模型[J];心理学报;1993年02期 |
6 |
吕锋,文庆松,余西金,宋克珍,任意荣;702名中专生信任他人量表测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0年02期 |
7 |
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
8 |
傅萌萌;论诚信公德的社会作用[J];改革与战略;2003年04期 |
9 |
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
10 |
王丽芳,阎克乐,王志波;高三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信任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6期 |
11 |
高峰强;罗推尔社会行为学习理论述评[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
12 |
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
13 |
夏高发;;人际信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沧桑;2010年12期 |
14 |
孔繁昌;周宗奎;;青少年人际信任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Z1期 |
15 |
孔繁昌;周宗奎;;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2期 |
16 |
李妍;贾林祥;;从传统文化视角看中国人的人际信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
17 |
吴晓庆;聂昕;;拓展训练中的人际信任[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Z1期 |
18 |
;笔谈信任的破坏与建立[J];博览群书;2002年05期 |
19 |
陈有国;谢钰涵;;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2期 |
20 |
白丽华;;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