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理剂(保水剂)对砂土和砂壤土结构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土壤调理剂(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和沃特保水剂)和冬小麦(品种为矮抗58)为供试材料,系统研究了两种保水剂对砂壤土和砂土的土壤物理性能、土壤团聚体、土壤孔隙分布特征及冬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技术条件下保水剂的保水改土效果,并得出以下结论:
1、施用45kg.hm-2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和60kg.hm-2沃特保水剂对保持土壤水分效果最好。砂土拔节期和成熟期施用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后土壤含水量比砂壤土有更大的提高,但孕穗期两种土壤的含水量均有所降低;同时,施用沃特保水剂仅对砂土水分影响显著。施用保水剂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和饱和含水量,改善土壤持水性能。
2、通过保水剂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随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用量增加,砂壤土和砂土容重分别比不施保水剂减小3.4%和4.3%;沃特保水剂则出现砂土容重减小,砂壤土变化不明显的现象。在土壤团聚体方面,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显著提高了砂土和砂壤土0.25-0.5mm粒径团聚体的含量,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均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沃特保水剂对砂土0.25mm粒径团聚体的影响显著,并随用量增加而增大;对砂壤土团聚体含量也有所提高。
3、通过CT断层扫描分析表明,两种保水剂对土壤孔隙数、孔隙度、成圆率等孔隙参数分布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且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比沃特保水剂效果好。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在不同生育期内均提高了砂土的孔隙数、孔隙度和成圆率,随着用量的增多提高幅度加大,并以用量45kg.hm-2时效果最好。沃特保水剂15kg.hm-2处理在三个生育期均降低土壤孔隙数和孔隙度外,其它在孕穗期和成熟期则提高砂壤土的0.5-8mm孔隙数和孔隙度。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在三个生育期都能提高砂土0.5-8mm的孔隙度,沃特保水剂在拔节期和成熟期提高了砂壤土0.5-8mm的土壤孔隙度,在孕穗期(除处理9外)则降低砂壤土的土壤孔隙度。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在三个生育期都能提高砂壤土的孔隙面积,降低孔隙的成圆率;沃特保水剂只有在高用量情况下提高土壤孔隙面积,低用量却降低土壤孔隙面积。
4、保水剂作用的优劣最终体现在产量和生物量的变化上,孕穗期和成熟期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砂土和砂壤土的冬小麦生物量有明显影响,砂土孕穗期和成熟期分别比不施加保水剂增加了20.5%、17.8%,砂壤土孕穗期和成熟期分别增加了18.1%、11.3%,两种土壤相比对砂土的影响效果较好;沃特保水剂对砂土冬小麦生物量有明显影响,对砂壤土则无规律可循。随着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用量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增加,其中,砂土冬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10.2%-60.2%,砂壤土冬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8.9%-47.6%,均以45kg.hm-2用量增产效果最好。沃特保水剂与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存在系统趋势,冬小麦的产量虽砂土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较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小,砂壤土则无规律可循。保水剂的施用可不同程度促进冬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增加,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壤类型增加程度不同;沃特保水剂仅砂土冬小麦生物量和产量有明显影响,对砂壤土则无规律可循。
综上所述,两种保水剂对砂壤土和砂土都有改良效果,随用量增加效果越好,并以45kg.hm-2时效果最好;对砂土的改良效果比砂壤土效果好。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的效果比沃特保水剂好。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选用土壤调理剂必须考虑土壤质地和土壤调理剂用量问题,从而实现土壤改良和作物增产增效的预期目标。
|
|
|
|
1 |
;低成本耐盐碱保水剂研制成功[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24期 |
2 |
;低成本耐盐碱保水剂研制成功[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23期 |
3 |
真;;食品用保水剂[J];今日科技;1988年05期 |
4 |
李云鹏;保水剂和抗旱种衣剂的原理及使用——农业化学抗旱技术系列之二[J];内蒙古气象;1999年03期 |
5 |
孙进,徐阳春,沈其荣,王义炳;施用保水剂和稻草覆盖对作物和土壤的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5期 |
6 |
新乙;;土壤用保水剂[J];今日科技;1989年05期 |
7 |
张志光,张洪新;保水剂在春花生抗旱栽培中的应用[J];山东气象;1997年03期 |
8 |
张明海;;农林抗旱强力保水剂问世[J];适用技术市场;2001年08期 |
9 |
冯建灿,胡秀丽,苏金乐,毛训甲,杨文琪;保水剂对干旱胁迫下刺槐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5期 |
10 |
张占江,石雷,张称意,张金政;五叶爬山虎实生苗的生长特征对水分梯度下保水剂的反应[J];植物研究;2005年01期 |
11 |
王斌瑞,史常青,张光灿;土内保墒措施在黄土高原对油松生长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00年01期 |
12 |
林君杰;;苗木移栽中保水剂的使用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
13 |
张波;廖永霞;;简述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年04期 |
14 |
陆贵珍;阳继辉;;浅谈保水剂的研究及应用[J];科技资讯;2011年06期 |
15 |
王传海,何都良,郑有飞,姚克敏,徐红;保水剂新材料γ-聚谷氨酸的吸水性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4年02期 |
16 |
王启基,王文颖,景增春,史惠兰,王长庭;保水剂对江河源区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5年06期 |
17 |
刘明;张富春;;应用保水剂促进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试验[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1年04期 |
18 |
王宇;叶建仁;;保水剂种类及含量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9 |
蔡典雄,王小彬,Keith Saxton;土壤保水剂对土壤持水特性及作物出苗的影响[J];土壤肥料;1999年01期 |
20 |
姚洪林,和子杰,齐凯,韩太平,高挨树;提高沙地含水量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