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和媒体的角色互动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与之相伴随,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如农地征用、食品安全、劳资纠纷、贫富差距等社会领域问题,以及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空气污染、自然环境等领域的问题,使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无时不在担忧着风险的侵扰,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良性运行。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然性、紧急和破坏性等特征,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媒体和政府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社会公众和引发舆情的两大主体,是一个既存在不同角色定位,又具有紧密关系的矛盾体,在事件监管中,是一个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监控者,维护公共利益是其基本职责,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主导者;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事件的解读者和舆论的监督者,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预警、事件传播及舆论引导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承接和引领作用。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与媒体的角色定位和良性互动显得格外重要,也是有效化解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和媒体角色定位和互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及传播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概括和分析,尝试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与媒体角色定位及互动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对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概括了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政府和媒体各自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概括,并在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对突发事件中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从突发公共事件的四个阶段探析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和媒体的互动场景,并对造成互动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从人员层面、思想层面、机制层面和制度层面等四个层面对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提出了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