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对当下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不仅能够诊断和改进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行为,同时可以丰富国内在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高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据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开展:(1)编制学生调查问卷以及教师访谈提纲;(2)对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访谈,走进数学课堂观察师生互动的真实情况,结合三者调查的结果,分析当下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根据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建议.根据以上问题,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助于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以河南省SQ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对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展开具体地研究.首先,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于国文、教育专家曹一鸣的“师生互动的五种结构模式”,确定学生调查问卷的五个维度: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做题-教师辅导、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其次,在这五个维度下编写相关题项,先对学生实施预调查,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达标后实施正式调查;最后,对正式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21.0和Excel软件分析,分析内容:(1)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年级差异性和性别差异性;(2)高中生在每一种具体的互动形式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对互动的认同度.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并结合一线数学教师访谈和数学课堂观察的结果,得出调查学校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1)五个互动维度下的得分均介于3分和4分之间,没有达到“符合”的标准,说明当下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2)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中不存在性别差异性,但是存在年级差异性,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互动中整体的表现以及对互动的认同度呈下降趋势;(3)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数学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学生认同度很高;而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和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互动效果不好,学生认同度不高;(4)教师和学生均有互动的意识,但是较为模糊,并且教师在互动中缺乏针对性;(5)学生在数学课堂互动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并且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与其向教师请教,更倾向于和同学讨论交流.基于高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秉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笔者对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提出如下建议:(1)增强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意识;(2)创造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条件;(3)营造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氛围;(4)组织课外数学互动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