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
【摘要】: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和社会协调进步的社会发展观,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涵盖了生态可持续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进步等丰富内容,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本文试图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梳理,以期从一个新的视角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及其发展观的理解和研究。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可持续发展述要。主要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定义、基本原则等方面简要介绍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第二部分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主要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思想来源、时代主题、历史背景、现实国情等方面系统分析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部分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从生态可持续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进步三个方面阐述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中国特色及其理论特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逻辑原点,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中国特色;战略性、协调性、持续性、全面性、公平性、系统性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理论特征。
第五部分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论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