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尉氏刘家宅院研究
【摘要】:
中国传统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丰厚的建筑文化遗产。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反映。河南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我国民居建筑许多共同的传统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深深地受到地理环境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诸因素的影响。
刘家宅院地处河南开封,是河南四合院居住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开封位于豫东大平原,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与此相适应,民居建筑的建筑形制及空间构成对这种独特的地方气候条件有着充分的反映。
刘家宅院作为清末民初中原首富开封尉氏县地主刘耀德的宅院,有着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而清末尉氏刘氏家族曾富甲一方,因此具备了建造精美住宅的经济实力。
作为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开封的地方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民居建筑在总体布局及内部空间组织上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基因。刘家宅院的构造及装修与装饰,均反映了民居因地致宜、因材致用、因物施巧的独特意匠。把握其建筑形制及空间构成是本文的重点工作之一。
河南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国汉民族文化发展的中心区域,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其传统民居有着丰厚的居住文化内涵,反映了宗法社会的等级门第观念,体现了人们居中求和的处世原则,表达了人们营造家园之乐的人文主义精神。同时,因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刘青霞曾在刘家宅院居住生活,为刘家宅院抹上了一笔重重的人文文化色彩。
开封刘家宅院皆为传统四合式民居,保存完整,是清末民初中原地区四合院民居建筑的“活标本”,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而保护一座文物建筑,意味着要适当保护一个环境。因此,对刘家宅院的保护与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这种保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葺维护,而是从文物建筑的角度加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