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研究
【摘要】:
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阶段。周王室同诸侯国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拟在结合传世文献、古文字等材料的基础上,对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的演变进行探讨。
西周后期,周王室经历了一个由盛至衰的过程。周厉王的专利政策,引发了“国人暴动”,这次暴动给西周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幽王宠爱褒姒,废嫡立庶。曾侯联合犬戎攻周,杀周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王朝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雒邑,开始了历史上的东周王朝。
周王室东迁雒邑后,王畿之地大大缩小,其国力日益衰微,但周天子名义上仍然是天下诸侯的共主。春秋初期,王室尚能维持其统治地位,周天子还有一定的号召力,许多诸侯仍然对周天子行朝觐之礼。但同时,东方各诸侯国在近二百年的扩张经营后,羽翼渐丰,特别是一些大的诸侯国实力已经超过了王室。齐、晋、秦、楚等大国,经过改革,国力大增,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
由于王室衰落,管辖范围日益减小,大量戎狄从边疆陆续进入中原,对中原各诸侯国进行侵扰。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个强大的力量来保护中原华夏族。齐、晋、秦、楚等霸主强国,先后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这些霸主国既想摆脱周王控制,又想利用王室达到自己号令诸侯的目的。周天子虽说徒有虚名,但其声望还是起一定作用的。霸主的强大引起周天子的疑惧,但周王室需要依靠霸主来保护安全。王室在衰落中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力,霸主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暗中转移着王权,周王室只有在霸主国之间搞平衡,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本文亦揭示了周王室与霸主国之间既相互利用又相互猜忌的复杂的矛盾和关系。
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周王室更加衰微。周天子在政治上,已经不能号令诸侯,不能主持盟会,对诸侯国君也没有生杀予夺之权;在军事上,不能征调各国军队随其出征;在经济上,王畿之地愈来愈少,诸侯国不再向王室纳贡。周王室
|
|
|
|
1 |
邵立均;刘树芬;;莒国故城说略[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2 |
张剑;;洛阳东周王城内发现的诸侯国遗物[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3 |
逄振镐;;山东境内的夏诸侯国与姓氏[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
4 |
徐杰令;;略论春秋邦交中的使节[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
5 |
王革勋;;试论莒国文化及相关的若干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6 |
燕昭安;;商都朝歌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7 |
山木;;魏釿币初探[A];中州钱币——《金融理论与实践》钱币专辑(十)[C];2002年 |
8 |
冯晓庭;;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初探[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
9 |
王豫北;郭用和;;莒、卫友好交往初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10 |
叶修成;;“春秋笔法”与《国语》书写[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