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
【摘要】:
教师培训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和关键保障,因此,对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进行研究很有必要。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巨大的培训需求量与有限的培训资源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高中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没有时间外出培训这一特点,不少学校借助校本培训来解决这一“工学”矛盾,校本培训以其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灵活机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学校的关注,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在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从培训内容、方式与途径和管理上来了解高中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发现其可以肯定及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为今后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校本培训实践的分析,并从学校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的操作程序,提供了多种校本培训的方式与途径,供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选择。
本文主要从操作层面来探索校本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明确提出了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使学校认识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是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学校领导的深入访谈,了解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三是对新课程的校本培训进行实践的探索,从培训内容、方式到评价皆进行实践上的验证,以此构建新课程教师培训机制。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方式的选择及管理等角度探讨高中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机制,旨在为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提供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及培训后的跟踪调查,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通过对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调查结果分析,从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方式与途径以及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教师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阐述了校本培训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即教师专业化理论、成人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并对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选择、教师校本培训的方式与途径构建以及教师校本培训管理机制的构建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