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

陈向如  
【摘要】: 教师培训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和关键保障,因此,对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进行研究很有必要。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巨大的培训需求量与有限的培训资源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高中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没有时间外出培训这一特点,不少学校借助校本培训来解决这一“工学”矛盾,校本培训以其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灵活机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学校的关注,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在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从培训内容、方式与途径和管理上来了解高中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发现其可以肯定及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为今后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校本培训实践的分析,并从学校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的操作程序,提供了多种校本培训的方式与途径,供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选择。 本文主要从操作层面来探索校本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明确提出了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使学校认识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是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学校领导的深入访谈,了解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三是对新课程的校本培训进行实践的探索,从培训内容、方式到评价皆进行实践上的验证,以此构建新课程教师培训机制。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方式的选择及管理等角度探讨高中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机制,旨在为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提供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及培训后的跟踪调查,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通过对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调查结果分析,从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方式与途径以及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教师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阐述了校本培训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即教师专业化理论、成人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并对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选择、教师校本培训的方式与途径构建以及教师校本培训管理机制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修文;;新课程今秋闪亮登场[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4年04期
2 毕秀杰;;高中新课程定位的变化及影响[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3 夏守柱;;高中新课程“新”在哪里?[J];青苹果;2007年03期
4 陈爱忠;谢章莲;;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事实分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5 苏灵海;;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和体会[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6 王慧;袁海泉;;新课程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分析与研究[J];中学物理;2008年07期
7 赵璐;;运用学生社团开展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初探[J];学周刊;2011年18期
8 徐艳;;在初高中英语教学差异中体会新课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9 耿红卫;;文理分科在高中新课程中的突显与隐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7期
10 ;山西省清徐县教育局“三个公开”让教师招聘工作取信于民[J];青少年日记;2008年11期
11 肖酚;;广东高中新课程即将启动[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4年05期
12 欧阳永平;;谈我区高中新课程写作教学现状[J];西藏教育;2011年06期
13 张福平;;生物新课程与校本资源整合[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14 李清华;;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学分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7期
15 林水啸;;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多样化可选择高中新课程体系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16 孙毅;;研究新课程高一学情 实现初、高中轻松过渡——云南省部分地区高中新课程化学科学生学习情况调研[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4期
17 杨清玉;;与时俱进 新课新教——高中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18 方帅军;杜召凤;;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来自阜阳市的调查[J];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06期
19 程少良;张宝仓;;自强不息育桃李 厚德载物谱华章——记临汾市第一中学[J];政府法制;2011年16期
20 刘养琪;;感悟与体会新课改[J];中国教师;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有克;;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朱恩;;苏教版高中新课程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朱恩;;苏教版高中新课程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农有克;;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肖凡;胡宗球;;新课程 新要求 新角色——析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师范教育的新要求[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富斌;;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教学——对高中政治新课程和谐教学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郑学文;;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点滴[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8 季翠丽;;小议语文课程改革[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9 苏泽芳;;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朱恩;;UNESCO全球微型科学实验项目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欣;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邹联克;比较视野下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如;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徐凡训;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评价问题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昊;我国高中新课程音乐教科书(歌唱模块)的思考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娟娟;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仕斌;高中物理新课程探究性实验实施状况之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冠军;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蜻;高中新课程培训后教师的校本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王世美;新课程下高中数学交流策略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晓梅;高中生物选修模块2网络课件设计制作与应用的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10 石慧;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中“活动”设计存在问题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新平;坚定不移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N];抚州日报;2009年
2 黄梅县教研室 梅首文;要形成一个认同高中新课程的氛围[N];黄冈日报;2009年
3 卢一平;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高中新课程中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实施[N];日喀则日报;2010年
5 邓新源 酒泉中学校长;高中新课程的思考与实践[N];酒泉日报;2010年
6 沁阳市一中分校 崔廷常;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反思[N];学知报;2011年
7 记者 李欣瑶;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初见成效[N];甘肃日报;2011年
8 盐城师范学院数科院 宋卓林;将高中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陈晓波;学会在高中新课程中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鲍勇;例说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新授课教学[N];学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