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库切小说《等待野蛮人》中的他者建构
【摘要】:
《等待野蛮人》是南非作家J·M·库切首部为自己赢得国际声誉的寓言式作品。某个帝国对其边境野蛮人发动的不对称战争以帝国的失败而终结。国内大多数评论者借助于后殖民理论,将这部现代寓言看作对殖民统治的讽喻,预示了殖民主义的分崩离析。然而这种“知人论世”的评述方法,并不能穷尽这部作品的意蕴。本文主要以他者理论为切入点,讨论这部小说在表层叙述层面塑造了种种“野蛮”他者形象的同时,如何暗中消解了这种给于他者的压制。以此为基点,本文认为《等待野蛮人》所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面对“他者”以及面对“他者”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背景,简要勾勒库切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国内对于《等待野蛮人》的评价。论述了库切的边缘位置与其创作实践的联系,边缘他者为何一再成为库切作品描述的对象。第二部分主要讨论《等待野蛮人》中的军事帝国是怎样借助于话语、权力、酷刑等手段实现“他者”的“他者化”。帝国致于力将“他者”塑造成为边缘的、野蛮的、空白的,借以巩固其中心地位。这种自说自划式的想象,以自言自语代替了主体之间的交流。第三部分结合勒维纳斯的“他者”理论,论证了老行政长官与他者遭遇的原初经验,怎样从帝国单方面的自说自划演变为对他者陌生性的突显,从而冲破了帝国虚构的权威。第四部分尝试从理论上把握小说中“他者”的两种表现方式——“想象的他者”和“陌生的他者”,以及它们所对应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他者”的策略。将《等待野蛮人》中的“他者”问题引入当今社会状况的讨论之中,以期引起人们对于他者的尊重与理解。
《等待野蛮人》从帝国和老行政长官两个层面展开有关他者的讨论,在否定了前者妄图整合他者的暴力倾向的同时,肯定了后者积极而富有成效地面对他者。出于尊重与理解而正视差异、面对他者的各异性才是当今社会的出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