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结构松散性问题研究
【摘要】: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那些专有的、权威的知识不再为教育者所独享,学习者亦可通过互联网搜寻到相关内容。技术不断进步,网络飞速发展,使信息产生的规则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网络社会化和社会网络化相互融合,大环境的改变使得学习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各种社会性软件如博客,维基等快速兴起,更是为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非正式学习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使用的零进入(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也使非正式学习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论文分为五个章节,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理论创新和重难点。第二章对非正式学习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意义进行论述。第三章是问卷发放的情况以及问卷分析。第四章提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结构松散性问题的解决策略。最后一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
本文的思路是从非正式学习的基本理论入手,对学习、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对马席克和瓦特金提出的非正式学习的结构松散性问题进行个人解读。然后通过问卷的设计与发放,并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初步分析和深入分析,对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是否存在结构松散性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最后笔者根据问卷调查与分析的结果,依据非正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就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存在的结构松散性问题提出了五点对策。
非正式学习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文章中,作者通过独特视角,对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结构松散性问题进行了探究,期待本研究对非正式学习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